治系统性硬化症有新方向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附属中山医院发布时间:2025-01-08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杨骥教授团队12月17日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发表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系统性硬化症纤维化的新机制。该研究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绘制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皮肤细胞的图谱,并发现一群异常表达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的基底细胞。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皮肤和内脏器官的广泛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该疾病的纤维化进程难以控制,不仅会导致残疾和畸形,还会严重损害重要内脏器官,患者的10年生存率约为75%。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抗纤维化治疗方法和敏感的纤维化评估生物标志物,且对纤维化发生机制的全面解析也亟需进一步深入。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Chi3L1hi基底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Chi3L1作为一种具有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特性的分泌型糖蛋白,能够与成纤维细胞表面的IL-17RA受体结合,进而激活下游的MAPK通路和NFkB通路。这一激活过程促进了促纤维化基因的表达和胶原的合成,从而加剧了纤维化的进程。

Chi3L1的发现为系统性硬化症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方向。它不仅可以作为反应系统性硬化症纤维化的血清学标记物,从微观角度对纤维化进行定量监测,还可以作为治疗靶点,为开发新的抗纤维化治疗方法提供了可能。目前,杨骥教授团队已经就相关成果申请了发明专利。

该研究由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的王修远和黄俊霞医师共同担任第一作者,杨骥教授担任通讯作者。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