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雪域高原触摸天空

作者:王楚(2020级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4-12-13


这里是江河之源,也是名山之宗;这里草原无边,阳光温暖、牛羊懒散。如果说,青海是雪域高原盛开的花丛,那么玉树就是其中最美的那一朵。

海拔四千米的玉树博大、空旷,蓝天永远澄澈。黄绿交杂的旱草地上,有成群的秃鹫出现又消失。一头头牦牛点像斑点点缀在山与土地之间。

翻阅玉树的历史,从古代的羌人之地到魏晋南北朝时的苏毗王国,从隋的“女国”到唐、宋的吐蕃属地,再到后来元明清时期归中央政权统辖,玉树的文化发展既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这是一片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土地。

但它缺氧、干燥、紫外线强……初来玉树之时,我花了较多的时间适应这里的独特又略微恶劣的气候。从刚开始拎着东西爬一层楼就头晕到要抱着氧气瓶猛吸,到现在可以一口气上五楼之后接着讲四十五分钟的课,我习惯了这种全新的生活状态。从海拔为零的魔都到海拔三千七百米以上的雪域高原,从东南到西部,我感到自己原本悬在半空中焦躁的心脏,似乎慢慢落在了坚实的大地上。在这个离天空更近的地方,我看到西部孩子们扎在干涸的土地里坚强的根系,他们抓住一切能够抓住的养分向上、又向上。而我要做的,就是托着他们脆弱又坚硬的枝叶,用尽全力去触摸那片广阔而湛蓝的天空。

我在寄宿制的玉树市第三民族中学支教,承担初二年级三个班的物理学科教学工作,平均每个班级45人左右,学生基本为藏族,每周共有12个课时的教学任务。

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适应这里作为藏民族考区的课程体系和语言习惯差异。因为学习与考试内容按照民族民考的高考体系安排,因此,初中学习中,学生需要额外学习一门藏文课程,该课程在中考分数占比和语文对等,是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

同时,由于藏民内部自小以藏文交流居多,因此学生普遍藏文水平较高,而汉语交流与读写能力较弱。这让我在刚来时感受到语言和文化上的诸多困难。

我只有不断地和学生交流、沟通,适应学生的语言习惯,不断调整教学用词,力求采用更加通俗、清晰的方式,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我从学生们薄弱的数理基础出发,尽可能地简化课程内容,以夯实基础、理清概念为主要目标,以让学生筑牢物理学习的“底层建筑”。听写课本概念、逐个步骤带领学生解答计算大题、在课件中加入大量演示视频、带领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我使出浑身解数,培养他们养成更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沉浸到物理世界之中。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这些家境贫困但自强自立的学生们朴实而谦卑,像高原上的小草,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太阳的照射,都没有倒下来,依然顽强地向着天空努力伸展。

1340复旦-8.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