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夜色深,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灯火通明,掌声笑声阵阵传来,财经作家、新闻学系1990届校友吴晓波正在作《我一直是一个记者》主题演讲,分享新闻写作的心得体会,并与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对谈,快问快答。这场讲座是本学期“新闻与记忆”新闻学院创建95周年纪念系列讲座第三场。
“新闻系教会我的四件事”
“来新闻系,是我一生中最荣幸和荣耀的事情。”讲座伊始,吴晓波回忆起在复旦的求学岁月,“新闻系教会了我四件事”。
此次回到母校演讲,学院翻出当年吴晓波入学、毕业档案中的影印件。对比两张照片,刚入学时青涩的面庞,毕业时已带上浓厚的书卷气。
1990年临毕业前夕,吴晓波作为系团总支书,代表师生看望新闻系老系主任王中教授。那场15分钟的会面,他铭记至今。他说,复旦新闻系是一个有信仰的学院。老系主任王中教授提出新闻的各种属性中“人民性第一”的主张,让学子如雷贯耳,“我能够走到今天,要感谢新闻系从第一天开始,给了我道德和信仰上的基石。”信仰,是他学到的第一件事。
“真正当了记者,是什么样子呢?”当年吴晓波在图书馆找到一本《李普曼传》,他描述记者职业:“我们以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的探求为己任……这就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不简单的职业。”这段话让吴晓波第一次知道新闻原来是这么回事,一条朦朦胧胧的记者之路展现眼前。在34年的职业生涯中,这一段话他反复读了不下千次。
大学四年,吴晓波有三年在办报,这是第三件事。他负责编辑学生会的《复旦人周报》,“老师教的东西,在这里实践”。那时候报纸是徒手写画,新闻是一条条靠脚力采来,中缝的赞助是沿街一家家找眼镜店十块二十块钱拉来。遇上学校没有大新闻,编辑部大胆在头版留白,标题是《本期无头条》。这段经历提升了吴晓波的新闻实务能力,至今为他津津乐道。
“之前看到的国家就是书本上的国家,出去走完一圈,我才知道这个国家的大江大河原来是什么样、善良勇敢是怎么回事。”新闻学院有实习实践的传统,锻炼学生培养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也是吴晓波学到的第四件事。在大三下学期,吴晓波参加学院“未来记者”南疆考察,走遍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深入农村一线甚至边疆军营,与这片土地百姓交往。“这次考察对我一生改变非常大。”这也是他为何毕业后选择要去当工业记者。
“我一直是一个记者”
1990年,在叶春华教授的引荐下,吴晓波前往新华社浙江分社任工业记者,这一干就是13年。
临别时,叶老师教他,“当记者要定一些看得见的目标”,他于是定下“九年小目标”:前三年,成为浙江最好的工业记者;再三年,成为新华社最好的工业记者;再三年,成为中国最好的工业记者的目标。吴晓波说,他一直是这么做的,前两项都达成,而第三个目标臻至完美何其难,进步永无止境。
“34年,我一直在写作,一直在现场,从未出卖自己的自由”,吴晓波说,“我一直是一个记者”。
刚进新华社没几个月,吴晓波就得到机会,在老记者胡宏伟的带领下去温州做了全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调查。这次调查的报道成果,也间接促成制度的合法化。作为时代变革的亲历者,吴晓波不仅记录,更间接参与推动了变化的发生。
对谈环节,一篇篇吴晓波92年-94年在新华社当工业记者时期的稿件,被悉心整理呈现在大屏上。张力奋与吴晓波对谈,讲述报道背后故事。
回看这段记者生涯,吴晓波说很幸运,“在新华社能够让我具有全国性的视野”,同时,“聚焦浙江省这个90年代市场经济和私营企业最发达的地方”。这些经历为吴晓波对企业的持续追踪观察、写作商业史书打下基础。
与师弟师妹畅谈写作人生
“从1997年开始,我定下目标,每年写一本书。”一本书的酝酿筹划写作出版,往往要3-4年,这也就意味着,他要并联式工作,同时写4本书,才能保证每年出一本书。吴晓波右手手肘处有一个老茧,这正是长时间敲电脑写作磨出来的。
学习优秀作品、拆书、看韩剧、在闹市中写作、探索写作风格、学写发言稿、培养对数目字的敏感度……这些五花八门的“怪习惯”,是他在数十年间刻意进行的写作训练。
吴晓波鼓励学子大胆尝试、用心打磨写作技巧。他不相信有任何天才,因为他本人是花了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训练出来。创作者要突破从优秀向卓越的最后一厘米距离,需要艺术、审美和天赋。
“记者写下每一个字,瞬间变成历史,这是个工作值得骄傲的部分。我们这份工作跟历史有关,跟信仰有关,跟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记忆有关。”他用李普曼的“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为演讲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