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出发

作者:丁超逸(新闻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4-09-26


十年前,2014年的夏天,是我第一次走过邯郸路国定路路口。那时的光草、曦园、相辉堂,都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憧憬。在杨浦、在五角场,从高中上课、本科辅修,到读研、读博。我从未忘记那个最初萌芽的梦想,不断接近,寻求突破,最终实现。这一路是艰辛的,也是幸运的。

作为复旦新闻人,站在新的起点,从“新”出发,应当对一切的新鲜事充满好奇、深入观察,做扎实的记录和研究。

“新”,是时代赋予我们最鲜明的标签,也是新闻事业永恒的生命力所在。它不仅仅是新情况、新内容的代名词,更是我们渴望事实、追寻真理的灯塔。在复旦大学融媒体中心担任学生记者以来,我走进主题讲座、活动现场、实验室的清晨、附属医院的手术台,采写近百篇报道,多次被人民日报、央广网、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转引。抵达新闻现场,这些鲜活的场景激励着我,用手中的笔、键盘和镜头写好复旦叙事,讲好卓越而有趣的复旦故事。

作为新闻人,我们是时代的见证者、书写者、研究者。新闻的课堂从来不只在教室,还有广阔的社会天地。我们用脚步丈量祖国河山,用图文视频展现人民生活,汇聚起一代代复旦学子的共同努力。这些经历让我深刻领悟,要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我们应当学会深入观察,细致分析,具备问题意识,提供新的洞见,将专业所学、研究所得与具体实践联结起来,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新”,还在于赓续薪火,砥砺前行。就在一个多月前,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总团和新闻学院分团,面向来自山西和宁夏7所学校的师生们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场馆里的思政课”。孩子们站在演播室镜头前,兴奋地观察着屏幕上的自己。在屠海鸣图书楼,作为讲解员的我将学院95年的历史讲给更多人听。我想,我们讲述的不仅是复旦新闻的历史,更是在传承一种精神,激励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成为更好的自己,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更是因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前天晚上在校园里散步时,我在光华大道再次看到灯光下的这句寄语:“望道致远,初心永不变;长路险阻,你我共向前。” 我们站在新的起点,在这里相遇、相知、相伴。

1330复旦-8.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