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到云南,复旦银龄教师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教坛生涯

作者:汪祯仪摄影:受访者提供、退休处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4-07-26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青春欢畅的时辰不在了,可以去哪里?

从上海到云南,跨越2000多公里,今年4位来自文、理、医科的复旦退休教师带着教坛沉淀几十年的知识与经验,前往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支教,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教坛生涯。这群教师被称为“银龄教师”。

“人生就像蜡烛,还没有燃烧完”,“趁现在身体还行,为国家多做点事情”,是他们的初心。

“最喜欢看学生们笑”

来滇西大普洱茶学院教有机化学之前,化学系银龄教师孟歌没想过,教了几十年的化学课,有一天讲得文采斐然。

“同学们,知道‘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吗?”她引用家喻户晓的乐府诗句,阐明单分子亲核反应的机理和特征,“就像咱校园荷塘里的鱼一样,一下子可以游到这儿、游到那儿,所以它是双向可进攻的”。

滇西大的学生学习应用技术,更擅长处理应用问题、理解形象的知识,“化学作为一门理论基础课,归根到底还是抽象的”,而它作为低年级的基础课又很重要。

面对课上一双双对知识渴求的眼睛,怎么教?得调动同学们的形象记忆。孟歌改良后的化学课充满生动的意象——乐府诗句中鲜活的鱼儿、《滕王阁序》里远方的风景,与抽象的理论一起,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点的记忆。

“这里注意!鱼儿又来了!”每次课上点到这里,同学们笑了,孟歌知道他们懂了。她“最喜欢看学生们笑”。

茶几上补课,“不让一名学生缺课”

帮助学生学习与进步,是每位银龄教师的心愿。“不让一名学生缺课”,这句话在基础医学院银龄教师王海杰的心里。

“请假同学或对授课内容不理解的同学,欢迎课后随时找我。”新学期第一节课,他就叮嘱健康科技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神经科学是一门介于基础课和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具有一定难度。学好这门课是为临床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至关重要。

王海杰为请假的同学补课,也吸引了其他同学前来听讲。最多的一次,王海杰的教师公寓里来了十几位同学,沙发和椅子都坐满了,有的同学站着,干脆让同学坐在茶几上听。他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口干舌燥。结束时,同学异口同声,“老师,这比我们自己看书明白多了”,这是最令他欣慰的回应。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学习神经科学,王海杰还在学院的支持下,组织举办了首届神经科学绘图大赛,“比比谁更能把复杂的神经学理论用一张图阐释清楚”。他自掏腰包设立一二三等奖,“画图不是背图抄图,而是要创新性地画”,学生们通过绘图比赛增强了立体记忆和提高了学习效率。

本学期,王海杰还引入复旦“微课”教学模式,“聚焦主题知识点,用10-20分钟介绍研究进展,由此拓宽学生思路”。

200份试卷,化身200封感谢信

跟随复旦老教授们一起来到滇西大的,不仅有复旦模式,还有复旦金课。“营养、食物与健康”这门通识课在来到滇西大前,已经畅销复旦12年,年年秒空、场场爆满。上学期在滇西大首次开课,选课名额翻了倍,依然“秒光”。

在授课教师、公共卫生学院银龄教师厉曙光的宿舍内,珍藏近200名同学的首次作业答卷。

在25道选择题后,厉曙光附上一行征集意见的小字,“请写下对这门课的建议”,括号中特意注明“选填”。作业收齐后,他发现答卷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非常喜欢这门课,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实用有趣的课程,感谢老师的倾情付出”,“有幸听到复旦老师的授课”……

滇西大建校不足十年,毕业生不过一二届,论文的修改、答辩是所有人面临的挑战。年轻教师指导经验少、学术资历浅、教学任务重,厉曙光自告奋勇肩负毕业论文一对一指导的任务。从早上9点开始,跟21个学生讲了一天,他嗓子哑了。

“我一个人讲不过来”,厉曙光动员其他几位银龄教师,一起未雨绸缪,组织下一届毕业生论文的系列培训。明年,毕业生撰写论文时,将收获更多指导和助力。

“唤醒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4位银龄教师中,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刘永涛支教时间最长、支教科目最多,是一位全能型“多边形战士”。

2023年秋,得知滇西大傣医药学院急需思政老师,他立刻放下手上工作,提前一个学期来到西双版纳,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备课授课中去。待学期结束,思政师资力量得到补充后,他按原计划继续支教一年,教授大学英语。

云南的孩子恋家,毕业后愿意留在本地,但云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多。如何培养来自当地、留在当地的有生人才,是滇西大在探索的。

“我的学生大都是从云南不同地方过来,有的来自山区。”在教学中,刘永涛发现,个别学生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为了回归语言学习本质,平时他会布置课外学习材料,包括英语散文、名著、电影,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期快结束时,孩子们对英语的重视明显提升。有山区学生也表示,“我要把英语学好,去考研究生”。

营养学家吃饭,反而最不讲营养

初来云南,厉曙光总觉胸闷,身为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的他有些纳闷。原来,滇西大地处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地带,校园常有上坡下坡,走路耗氧量增加,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一般人在3500米以上会有高原反应,年纪大后,身处海拔2000米就会有高原反应。每隔两三天,他要去学校医务室吸一小时氧。

本地食堂又酸又辣,厉曙光吃不习惯,但校区离市中心太远,只能周末前往超市采购,一次囤一周食材。厉曙光爱人王云霞来云南照料时,打开冰箱发现满满一箱速冻食物——这就是这位营养学家一个多月的主食。

看到银龄教师招募信息,年近70岁的王海杰第一时间向学院领导提出申请。为了尽快适应大理的高原环境,他每天在枫林校区操场上跑10圈。“我们是来支教的,不是给学校添麻烦的”。来到大理后,仍坚持每天在学校操场上跑4圈。

教师公寓离教学楼较远,时间紧了就要一路小跑。为了不耽误上课时间,他总是提前20分钟动身,上坡、爬桥、下坡、快步穿过校园,提前到教室。

真情扛起“造血”重担

不久前,在上海机场安检处,一套套动物实验剪、刀具和各种实验器材在托运时引起了安检人员的注意。

“这是复旦大学专程从上海带往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开展课题研究的实验用物品”,在王海杰爱人、基础医学院教授谭玉珍的解释下,这批珍贵的实验器材顺利地通过了安检,并且还被安检人员特地贴上了“小心易碎”的标签,安全踏上前往云南的飞机,成为复旦支援滇西大促进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没的助力之一。

在复旦各级单位的关心支持下,银龄教师们充分嫁接资源,促成复旦为滇西大健康科技学院捐赠了生物显微镜、解剖模型、器械、教科书等医疗教学器材一批,以改善学院实验室建设。

这是一场“造血式”的帮扶。复旦银龄教师发挥种子资源、纽带和智库作用,在课程教学、科研指导、教学指导、团队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支持滇西大,提升当地学校的师资队伍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刘永涛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青年教师合影

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师资力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现实因素导致滇西大教师教学教研经验不足、交流提升渠道不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精准帮助青年教师成长,银龄教师们说,“指导一个学生,只是一个;但是指导一个年轻教师,会对一批学生有帮助。”

每位银龄教师带一位年轻助教。刚毕业的年轻人教学经验尚浅,在教坛耕耘几十年的老教授们将经验倾囊而出,不仅在课堂上,还在日常相处中与年轻老师交流教学方法,教学相长。

在滇西大,银龄教师上课时门总是开着,其他学生、老师想听,随时可以进来,“有时教室后排坐了几十个年轻教师,都是来观摩课堂的”。

师徒关系成为银龄教师与当地教师连接最为紧密的一环。银龄教师逐一跟班指导,一对一交流,一大批当地青年教师在科研路上获得助益。

暑假已经过半,时隔一年,刘永涛回到上海。离开的前几天,他还在与学院年轻教师打磨论文。这篇两人合作撰写的成果经过大半年磨合,终于定稿,投向C刊。上学期伊始,他还为年轻教师开讲座,指导滇西大青年教师申报2024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与此同时,王海杰则干脆抓紧暑期时间,积极筹划《神经科学》教材的编写。在授课过程中,他发现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的教材空缺,于是广泛调研,经学校批准,准备汇聚复旦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等14所高校教师力量,编纂一本康复医学专业使用的教材“神经科学”。如果顺利,预计明年春季就能用上新教材。该教材的编写对于专业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认真、严谨、创新”,这是王海杰银龄支教时刻恪守的要求。

80年代发行的《西双版纳风光》邮票中,有一枚“澜沧虹影”,给孟歌种下一颗向往的种子。退休后,她真实踏上这片美丽、富饶、神奇的土地,不仅找到儿时集邮目睹的澜沧江畔美景,还与这里的人有了更深的羁绊:“我们生活的世界,远比小时候想象的更丰富。它的美,远不止于此。”

生活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复旦银龄教师在彩云之南,又有了新的诗与远方。

制图:实习编辑:苏尧祎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