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期的实践探索,“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第四期于2月28日启动注册,3月3日开始选课。本期将开放共计1260个名额。
本期周末学堂面向上海市各中学高一在读学生开放注册和选课,每位同学可选择一门课程就读。在3月至6月的部分周末(总计8个周末)上课,每次课程时长约2.5小时,按照教学计划,学生将在暑期参加各课程对应的、精心设计的体验营。
学校为修读周末学堂课程的学生开通“周末先修学堂一卡通”,同学们可凭卡在周末走入复旦,按照课程内容的安排,参加春季学期8次课堂授课及1场暑期体验营,共计36学时的课程,通过课程考核后,即可获得周末学堂结业证书。
本期周末学堂共开设来自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哲学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化学系、高分子科学系、微电子学院、材料科学系、生命科学学院、大数据学院、核科学与技术系、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等共计20个院系的20门课程。课程涵盖文、社、理、工、医五个方向,从历史深处到科技前沿,从人文关怀到医者仁心,从精微材料到人工智能。周末学堂从复旦丰富的通识教育资源中,优中选优,从首期的13门课程,到第二期的15门课程,再到本期的20门课程,“老”课程不断结合学生反馈,更新教学内容;“新”课程不断加入,覆盖更多兴趣方向。
长期以来,复旦始终走在推进大学-中学合作、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前沿。在与沪上部分中学试点合作取得优异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开始探索更大范围内的“双高”合作。
第四期周末学堂采用更多彩的教学组织形式,用丰富的学习内容和生动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带来难忘的体验。周末学堂将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暑期体验营活动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3年前,首期“周末学堂”招收49名高中生。三年后,他们说“无限可能,自由发生。”在历史学系2023级本科生周宓看来,“周末学堂”在帮助她拓展知识面、加深认知的同时,也提供一种知识体系上的平滑过渡。她基于自身兴趣选择了“先秦诸子”这门课。一方面是出于她对于这段历史的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这些伟大思想家的生平和他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另一方面则是“个人非常喜爱杨泽波老师,在b站上看过他讲课的一些视频”,所以看到哲学系教授杨泽波开设的课程后,就毫不犹豫地选了这门课。
2023级工科试验班的陶昕翰因为初中时学过一些C语言程序设计,所以衍生出对计算机、微电子领域的好奇心。在“周末学堂”选择了“改变世界的芯片技术”这门课程。“这门课堂上我对芯片技术有了比较基础的认知。”
“‘周末学堂’帮助我确定了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决心。”202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刘烨说。这门课让他有机会和来自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各科室的老师互动交流。
和刘烨一样,出于对医学的兴趣,2023级基础医学(强基计划)的孙中宜,选择了“基础医学探秘”课程。在《学习记忆与成瘾》一节中,老师提到了一种名为“超常记忆综合征”的疾病让她印象很深刻。“本来我对在这个领域只有初步的了解和兴趣,结课之后感觉对基础医学各子学科的了解更深入了,增强了选择基础医学专业的意愿”,去年,她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基础医学院。
2021年,严仲毅出于对化学浓厚的兴趣与能源问题的好奇,选择了与化学息息相关的“能源与催化”课程学习。参观完实验室后漫步江湾校区,拍摄了很多美景照片,几乎不发朋友圈的他在那天发了一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埋下选择自科的种子。2023年7月,被自然科学试验班录取的他再次发了一条朋友圈,配文是:最初的梦想从光华楼起飞,辗转盘桓,最后栖息在了光华楼。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