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的来电

作者: 刘旦初 (化学系退休教授)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3-05-26

在我上《化学与人类》课程第二年时,有一天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刘老师,请原谅我冒昧地打电话给你,我是上海XX设计院的,我的女儿是你的学生。她这学期选了你的课,每周末回来就极其兴奋地考我们,诸如‘93号汽油是不是汽油的纯度?’ ‘掺了三聚氰胺的牛奶是毒牛奶吗?’‘煤气泄露时,为什么不能开灯?’……我们基本上被她问得哑口无言。印象中她原来中学时好像并不喜欢化学,现在似乎变了一个人,喜欢主动读书和在网上查资料。我和我的爱人十分惊奇。刘老师你有怎样的本领让她那么崇拜你?我们全院职工都很熟悉她,看到她明显的变化,都说‘难以置信’!他们也想见见你这位‘神奇’的教书先生,想听你讲一次课。现在,我代表全院的职工,恳请刘老师拨冗做一个讲座怎样?恳请你无论如何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这对我是一个刺激,《化学与人类》不仅改变学生,还改变了他们的家长。这是意外之喜。

恭敬不如从命。我去做了两小时的科普讲座,讲复旦为什么要开设《化学与人类》这门课,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首先,是复旦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前校长杨福家认为,复旦是一所研究性大学,教学方针应该是重素质而轻专业,文理不应一刀割开。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所有文科学生在毕业时,必须完成4个学分的理科课程,理科学生必须完成4个学分的文科学分。因此,我在1995年为全校文科学生开设《 化学与人类》的理科课程。

我在讲座的最后讲了另一个学生故事,她也选了我的课。圣诞节前的一节课前,她走到讲台前递上一封信,说“节日快乐”。打开是一张画功非常精致的国画贺卡,她告诉我是她自己画的。后来我了解到,她是一个国画级别很高的学霸级学生。更让我惊喜的是她在贺卡背后写下的一段话:“我永远记得您对学生的这份执着与关心,想不到对化学敬而远之的我会喜欢上一位化学老师。相识是缘,真心祝福您,一生如意!”我会永远记得这些可爱的同学们。

讲座结束,他们送我上车时讲:“复旦真是一所让家长放心的好学校。” 

电视剧《精英律师》里有一个律所的主任,说“律师的成就感来自于他的收入。”我们复旦教师的成就感则来自学生的进步、成长和家长的放心。

1283复旦-8.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