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第573位,这位复旦人成为“万分之一”

作者:赵天润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3-03-27

“罹患白血病对患者来说,或许是一件让人看不到希望的事。但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帮助到他,最终克服可能的排斥反应,获得新生。” 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骨髓配型成功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小崔这样说。

在本市东南部一所医院里,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小崔躺在床上,两只手臂同时插入针管,抽取出的血液,正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并集中到采集袋。5小时后,成功采集出的23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以最快速度,送到一名血液病患者身边,为他带去生的希望。

小崔也成为虹口区第17位、上海市第573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根据以往的数据统计,任意两人骨髓配型成功的几率仅有万分之一。

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

2021年3月,小崔看到朋友圈里复旦大学红十字会的一条推送后,走进了工会南楼204室,在了解血液疾病治疗方法、中华骨髓库入库操作方法后,他填写了《志愿捐献者同意书》。

当口腔黏膜样本被放入试管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后,小崔没有想到,仅一年多时间,他就收到了来自上海红十字会的电话: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初配型成功,是否有捐献意愿。

激动,这是小崔的第一反应,“没想到自己这么幸运,如此快就配型成功”,但他并没有立刻回复,而是慎重地说,会和家里人商量后答复,“其实接到电话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肯定会同意的”,三小时后,小崔回拨电话,同意捐献。

父母最终认可了其决定

配型的成功,带给小崔惊喜和意外,也让他陷入如何说服父母的难题。得知要捐献骨髓,小崔的父母一开始并没有很支持,担心捐献对他身体会有影响。“但他们尊重我的选择。”

决定捐献后,他便开始翻阅文献,了解血液病治疗手段、骨髓捐献流程,同时,将所学分享给父母。

尊重并不代表不担忧,父母将牵挂变成了行动,查资料、询问捐献过的身边人,“最后他们认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并没有什么,也认可了我的决定”,母亲还特别从家乡赶到上海,在医院陪他完成了捐献。

给患者活下去的机会

从初配型成功到最终捐献,要经历血液样本抽取、血液高分辨配型、全面体检等诸多程序。期间,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小崔联系了8次,每一次都会询问他是否还有捐献意愿。

“同意捐献”,这是他每次的回答。

“从入库到最终捐献有很多次选择的机会,自己可以决定要不要捐献,但选择入库就意味着给患者带来更多活下去的机会。”

因为疫情原因,原本的体检信息已经过期。今年过年后,从家乡返上海的小崔,第一件事不是来学校报到,而是去医院再次完成全身体检。“我也在规律作息,每天锻炼,增强体质。”

不久前,上海市、虹口区红十字会来到复旦大学,在大家共同见证下,小崔郑重地签署了《骨髓捐赠最终知情同意书》。

他说,“我还是认为这是很普通、自然的行为。我相信,如果不是发生在我身上,而是其他人身上,他们也会做一样的选择”。

自复旦大学红十字会引入中华骨髓库入库项目以来,像小崔这样选择入库的复旦人有很多。2018年9月至今,已有800余名同学完成登记入库,等待着配型成功的时刻。

“2009年、2013年、2021年都曾有复旦志愿者配型成功,完成骨髓捐献,成功挽救患者生命”,校医院院长刘立祥介绍。

两年过去,小崔又成为了那个万分之一的人,与白血病患者有了奇妙的“血缘”,祝福接受造血干细胞的患者拥有崭新人生。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