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艺缘情 郁郁报春晖

作者:张振华(校艺术教育中心学术委员会原主任、教授)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3-03-18

复旦校史上不少学术耆宿、名教授均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且作过贡献,如王蘧常、朱东润之于书法,洪深之于戏剧,伍蠡甫之于绘画,赵景深之于戏曲……历届校友中于右任(书法),水华、舒适(电影)、马彦祥(话剧)、陈铎(电视)、梁晓声(剧作家)亦各有不菲的艺术造诣。

在20世纪春风拂面的改革开放热潮中,我校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生。艺教与校团委、学生会等部门配合,派出德艺兼备的师资,分别到校话剧团、影视评论协会、合唱团、书画社、民乐队、现代舞协等较稳定的学生社团担任指导老师,协助举办每年一度的全校学生歌会、剧社创排新剧、大学生电影节等涵盖歌舞、器乐、表演、书画、时装等领域的学生艺术活动。

1988年初冬,校党委宣传部与学工部牵头,由张德明老师和我具体筹办校门两侧中心宣传窗大型图文“历届校友影视回顾展”。时间紧且几无资料,我们走访各系、查询校史室,运用我曾在市电影局编辑部5年的工作经验,了解到“新中国电影开创者之一”、执导过《白毛女》《伤逝》《林家铺子》等优秀影片的导演张水华,饰演过《红日》74师师长张灵甫与《林冲》的老影帝舒适,编创过《今夜有暴风雪》《返城年代》《人世间》的梁晓声,乃至首获国际制片人奖的张昭、电视剧《秦王李世民》编剧颜海平等,都曾是复旦学子。而《黑炮事件》《青春万岁》《女大学生宿舍》等大量影视剧佳作的主创人员或重要角色中都有复旦各系科的校友。

1990年秋冬,再度举办第二届校友影视回顾展。时任学工部部长张德明和我在系列活动中增强了新信息与学术性的互动融合。金涛、王昕等学生新骨干精选了校友屠怀青编剧的《闺阁情怨》、李唯的《黑炮事件》、梁晓声的《那年冬天》、潘培成的《戴勋章的走私犯》等8部不同风格影片。影评协会观摩讨论后,在校刊副刊《芳草地》等报刊发表多篇专题影评,引起社会上普遍关注。最后,兼职教授谢晋导演在3108教室举办精彩报告,那晚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掌声热烈,连管楼工友都说,即使向来热闹的3108也很罕见。

教学相长。在长期教书育人、辅导社团过程里,敏感善思、勤奋笃学的复旦学生们给予我莫大启益与鞭勉。上世纪末校园影评渐蔚然成风,影协社团已出现质量不菲的学生自办影评刊物。1991年夏,我向双月刊《电影艺术》主编建议:新辟一高校影评专栏,让大学生们多一个园地研讨当代影视理论。该刊编委会很快采纳,王人殷主编让我尽快以新时期国产片的蓬勃崛起为主轴,发动理论素养扎实的学生写文章,“给全国高校研究电影艺术开个好头。”同年11月出版的第6期《电影艺术》以《复旦学生谈中国电影》为总标题,发表我校文史哲多系本科在读生撰写的《漫谈第四代》、《继承与创新的双重变奏》等一组论文,作者杨文凯、金涛、吴志超均是学生影协理事以上骨干;《电影艺术》以长段编者按,回顾复旦作为改革开放初年最早开设“电影美学”“影视剧艺术”公选课高校的课程建设和复旦影协1981年以来几项重要活动,并由此开启了这家国内电影理论顶级学刊延续多年的新专栏——“高校园地”。

影评协会是校内最早成立的学生社团之一,尤显活跃。十几年内,曾自筹经费创办过三四种油印刊物如《复旦影评》、《光影百年》等。作为常年指导教师,我曾两撰创刊词、所带研究生亦多写过文章……1991年10月7日,我与时任影协会长的88中文系金涛同学,携他主编的当期《燕园影谭》,代表复旦出席“全国群众影评自办刊物展示评选”活动闭幕式。那本装帧简朴却“内涵丰富厚实,洋溢着青春朝气”的《燕园影谭》获特别荣誉奖。

1275复旦-8.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