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学科是这样建立的

作者:王新民(化学系退休副教授)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1-11-26

上世纪中期,化学系40余名教师承担了上海金山石化总厂进口甲苯歧化催化剂的国产化任务,白手起家,苦干八年拿下这个成果,为复旦催化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石油化工核心技术的催化剂,外商不提供任何技术资料,只有一个个代号。上海市科委组织专家研究,我系派高滋同志参加,她承接了该厂进口装置的10余种催化剂剖析任务。系里拉起一支科研队伍,这支由高滋牵头的队伍全部从校办“石油厂”“转业”而来,有化学系各专业的教师,是一支“综合作战队伍”。

马礼敦、刘旦初和我去厂里按化工规范的方式取回12个样品。我们完成了这个剖析任务,催化组建立了一整套的分析表征仪器装置及技术方法,为基础研究装上“眼睛”。不久后在兰州开全国催化剂学术会议,薛志元、马礼敦等均有论文报告。复旦的催化组也渐为同行所知。

1974年,高滋拿下石油部下达的“甲苯歧化催化剂”国产化的任务,80万元科研经费是催化组的第一桶金。高滋领衔,催化组分成若干研制小组,催化剂制备由张红昇、谢关根负责,龙英才后来参加;分析测试由马礼敦负责,有陈树乔、薛志元、李全芝、刘旦初、陈民勤、胡家芬、曹屺娴、朱崇业、戴林森、黄月芳等人,实力最为雄厚,逐步探索研究出多种物理、化学的表征方法。催化剂评价考察有陈剑宏、孙尧俊、王新民,高滋也在这个组。若干套评价装置都是陈剑宏、孙尧俊为主,自行设计、安装,知识技能涉及金工、电子、机械、自动化……大家边干边学,始终精神焕发,每一批自制催化剂考察分析完毕,就总结、讨论、提出改进方案。 

催化组通力合作、日夜奋战,到1975年底,研制的催化剂通过了1000小时评价。到1976年9月,又拿下用甲苯和碳九芳烃为原料的1500小时的催化剂性能评价,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选择性、再生性能均达到和超过进口同类催化剂水平,完成了小试任务。当时,催化组暂时“栖身”跃进楼,领导从长远打算就在原石油厂建造催化楼(同时还有丙烯楼、试剂楼),由马礼敦和我具体负责催化楼总体设计。1976年底,1500平方的新催化楼落成,1977年初全组迁入新楼,成为化学系最年轻但“疆土”面积最大的教研室和最现代化的实验室。

小试成功后在湖南长岭炼油厂进行中试,该厂建在岳阳市临湘的山沟沟里,无商业区,更无娱乐场所,一个小书店也只有马恩列斯毛的著作,招待所简陋得连厕所也在户外山脚下。张红昇、刘旦初、谢关根和我住一个房间,时值冬天,每晚只能拥被玩“捉猪猡”,从“猪头一”捉到“猪头三”。

1978年初,我们在长岭厂完成催化剂装填量20立升的甲苯歧化反应的中试,重复了小试结果。此时石化部通知高滋到太原开会汇报,我们全组近20人凑不足出差费,我向我的姨妈借了钱,高滋才成行。1978年下半年开始,由张红昇负责指导长岭催化剂分厂放大生产甲苯歧化催化剂,共生产了约九吨。1978年底,我和陈剑宏再去长岭厂,在可处理三万吨甲苯装置上,装填了我们自己的催化剂7.6立方米(相当于中试的380倍),进行甲苯歧化反应规模生产的运行,1979年春连续运转1000小时,处理甲苯3000吨,完全重复中、小试结果。至此,我们胜利完成了甲苯歧化催化剂国产化的任务,厂里为此送给我们每人一套马恩选集。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当时,徐余麟、唐之敩、强连庆、陈文涵、戴振海等校系领导对本项目抓得紧、抓得细,支持也非常具体有力。

1979年10月,上海市科委召开项目鉴定会,校、系领导蔡祖泉、强连庆、陈文涵、戴振海等出席。蔡祖泉以市科委副主任的身份主持会议。那时已开始国际交流,高滋、刘旦初公派出国进修,张红昇先去厦大后去美国,69、70届青年教师“回炉”补课,一大批小青工调到工厂,有些教师回原教研室搞教学,催化组教师只剩下了十来人。李全芝继任催化组主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备这个鉴定会。会上由我作催化剂性能评价报告,李全芝作催化剂测试表征报告,龙英才作催化剂制备报告。该成果的催化剂制备和评价,从中试到放大生产均是一次成功,技术指标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催化剂水平。1980年初,本成果获得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项目历经八年完满结束。值得记住的是不计名利的团队精神。许多不可能发表论文的工作,做的人从无怨言且完成得很好。催化组的创业存在许多困难,也没有任何待遇,大家就靠着为国为民的激情、无私无欲的精神,在国内化学领域中较早建立了催化学科。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