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旨在用相对统一的调查表格,对吴语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整理,建立比较可靠、精细的吴语有声语料库,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较为便捷的语料搜索和语料共享,并允许其他学者对语料库进行补充和修正。在本次调查的语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已有的积累,进行吴语的综合研究。
语言是特定族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族群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和成果,通常被当作构成一个民族的标志性元素之一。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
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
我国拥有五大语系130多种语言、10大汉语方言区(至少包括数十种彼此通话非常困难的土语),是当今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方言正在衰退,因此,我国于 2015 年开始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 在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日渐萎缩之际,通过科学规划,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全面调查保存当今我国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口头文化的实态语料,及时抢救保护濒危语言方言,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吴语,又称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通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区。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2012年)统计,大约有127个县市区,使用人口7379万左右。在汉语方言中仅次于官话和闽语,排在第三位。
吴语源远流长,其形成历史或可上溯至汉代,最早见于《世说新语·排调》。自兹以降,它流淌在几千万人的血液中,是江浙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工具,反映了这一地区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作用。
西方学术界在100多年前开始研究吴语。国内的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方言的著作《现代吴语的研究》,是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先生的代表作。
中文系陶寰教授任首席专家的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吴语语料库建设和吴语比较研究》将使用相对统一的格式广泛收集语料,利用实验语音学、数据库技术、语言统计学等新的技术和方法挖掘、描写新的语言事实,以类型学、音变理论、接触语言学等前沿的理论为背景展开全新的研究,深化人们对吴语的认识,丰富发展方言学理论,对语言资源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吴语研究的意义
吴语在近代白话文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吴语研究开启了现代意义上汉语方言研究的先河,也是今天汉语方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陶寰说,语言学是经验科学,材料(语料)是研究的根本。相较于标准语,方言语料有三个特点:变异丰富、口语性强、文献稀少。在社会高速进步、方言快速衰退的背景之下,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抢救性的记录,那么这些方言就会在历史长河中消失无踪。失去了丰富多样的样本,特别是利用现代技术记录的样本,语言学研究的拓展和进步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不利于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多样性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已有深刻的认识,即每一个物种的消失、生物多样性的退化对我们认识世界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
而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形态急剧变化,促使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同时产生了剧烈的变化。普通话在各地形成的各种新的变体,不再是以前“旧时代方言”(姑且用这个名称)直接传承。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新旧两类方言交替的时期,旧时代方言仍是许多中老年人的日常交际工具,但年轻一代中许多人已不能熟练使用,因此记录还活着的旧时代方言就成了眼下最紧迫的任务。吴语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得风气之先者,社会经济的发展尤为迅速,教育水平也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从一定程度上说,吴语区人民的语言忠诚度也较其他地区低,很乐意接受标准语的影响,因而伴随着这些社会经济文化优势的就是吴语的衰变消退速度也远高于其他方言。吴语调查记录的迫切性是催生这一项目最根本的动力。
相对以往的研究,本项目是大规模、统一的调查方式和计量方法的具体应用,是对已有研究的一次方法更新。
建设数据库 开展比较研究
项目由数据库建设和比较研究两个部分组成。数据库建设旨在提供较为全面又相对统一的现代吴语语料,包括 50 个方言点的共时语音声学参数、字音、词汇和语法等四个方面的语料。陶寰说,这项工作从田野调查开始,选择吴语六个片共计 50 个方言点,对其语音系统、字音、词汇、语法进行系统的调查。然后以本次调查所得的语料为基础,建立可共享的开源语料库。数据库还将整理近代文献材料,项目拟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20 种著作进行整理、校对、注释、翻译。
在数据库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已有的积累,开展吴语的综合比较研究。陶寰说,将以新描写主义作为学术旨归、语言类型学作为研究视角,采用描写方言学、实验语音学、方言地理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接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吴语内部、吴语和周边方言、吴语和标准语之间的比较研究。旨在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1.吴语的共时面貌是怎样的?这些共时面貌在地理上如何分布?在类型学上的地位如何?2.吴语的共时面貌是怎样形成的?哪些是吴语自身演变的结果,哪些是方言接触的产物?3.吴语的历史演变模式有什么样的理论价值,能为方言的语言类型学研究和历史演变研究提供怎样的理论借鉴?
陶寰说,项目分为五个子课题:《吴语音系和语音数据库及实验研究》、《吴语字音和词汇数据库及比较研究》、《吴语语法数据库及类型研究》、《近代文献所记录的吴语研究》和《吴语数据集成及计量分析研究》。他如此梳理子课题与总课题之间、子课题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项目包括调查、建库和研究三个部分,研究又包括共时比较和历史演变两个方面。在调查的基础上建库,调查和建库为研究服务,共时比较为历史演变研究的基础。
在研究内容上,项目预期达到四项理论目标,以丰富和发展语言学理论:建立统一的吴语调查用表和记音原则;提供丰富的方言共时语音类型、词汇地理类型、语法类型数据;建立基于吴语研究的自然音变规则和链移(chain shift)理论;建立方言接触为基础的接触语言学理论。
在传承的基础上接入现代科学
虽然现代语言学研究呈现出更为多元的趋势,但每一项研究都更加强调语料的重要性。因此陶寰一再强调项目把调查、建设数据库和研究结合起来,遵从新描写主义“细颗粒度”描写的精神和类型学的视野,以实地调查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进行共时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讨论吴语的历史演变,最终上升到语言共时类型和历史演变类型的理论探讨,重点在于建立吴语演变历史上的接触模型。
他用了三个词概括项目的要点:相对统一、共时类型、历史演变。关键问题是语料的相对统一,因为从调查和语料的描写来讲,解决不好标准的统一,跨方言比较就会偏离方向或者陷入无谓的争论。
重点问题是共时类型和吴语历史演变研究,包括吴语有哪些语言库藏,这些库藏具体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这些类型在地理上的分布如何,从地理类型我们可以建立怎样的演变规则,自然演变和接触演变有哪些不同的表现,两者如何进行区分,如何在自然演变和接触演变的双重作用下建立起符合吴语实际的演变模型。
要解决以上问题,必然要在问题选择、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分析工具、文献资料、话语体系等方面有突破、创新或推进之处,需要做事实和理论两方面的准备。
吴语正处在方言急剧变化的时代,普通话(权威方言)对各处方言的影响十分巨大,是观察方言接触和语言演变的良好时机。陶寰总结说,用现代语言学方法进行的方言调查和方言描写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随着语言学科整体的发展,社会语言学、接触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言统计学等等新领域的拓展、新方法的引进,吴语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跟上时代,针对具体研究领域的调查也需要进一步展开。项目一方面承接原有的研究加以深化,一方面在时代提供鲜活的语言现象时,展开新的适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