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重要讲话激励复旦师生肩负新时代重任 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新使命新任务,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1-06-16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复旦科技工作者在大会现场聆听重要讲话。复旦师生通过新闻报道学习重要讲话,大家纷纷表示,要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适应我国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使命任务,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 焦扬

校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吹响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向世界发出了“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宣言。

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旦作为“国家队”,就要心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对标国家战略,以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把国家科技发展的“路线图”与复旦的学科优势、重点方向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人才培养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要加强党对科技和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坚持改革引领,推动科技生产力创新发展;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走出从人才强到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强化教育报国、创新强国的担当,打造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复旦力量。

◎ 许宁生

中科院院士、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深远、高瞻远瞩,是新的科学“进军号”和“动员令”。目标在前,使命在肩,作为科技和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要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在迈向世界一流前列的新征程上,复旦大学要强化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全面推进原始创新,重点抓好国家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大力推进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切实解决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中的实际问题。要着力构筑“高精尖缺”人才供给高地,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推进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创新环境。把握“两个大局”,坚持“四个面向”,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落实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新要求,对国家科技创新驱动作出更大贡献。

◎ 陈恕行

中科院院士、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深深感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科技实力有了飞速提高,在很多重要领域中有走在世界前列的令人骄傲的创新成果,但要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建立系统性的引领时代的原始创新成果,还必须在相当长时间里作出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这是对我国科研人员,特别是对我们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的更高要求。复旦大学是肩负着科学研究与培养人才双重任务的研究型大学,根据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更加重视从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勇于探索,努力做到有重要科学发现,得到高质量的科技研究创新成果;要更加注重培养具有胸怀祖国、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年轻一代,建立源源不断的宏大的科研后备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我们极大的鞭策与鼓舞,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将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作出自己新的贡献。

◎ 穆穆

中科院院士、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创新工作,作为中科院院士,深感责任重大。

自己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扎扎实实做好工作,把总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大气科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国家重大需求密切相关。一定会与大家一起,把复旦的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办得更好,形成更多服务国家发展与人民需求的科研成果,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人才。

◎ 樊嘉

中科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倍感振奋。他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作为一名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医疗工作者和医院管理者,深刻认识到创新发展时不我待。我们要将创新摆到医院未来发展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快医学和医疗创新步伐,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突破,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放眼创新视角,瞄准全球医学创新尖端热点,以“中国智造”和“中国智慧”提升全球疾病诊治和健康管理水平;重视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完善机制,不断激励医务工作者投入创新;大力支持专利申报和技术落地转化,鼓励孵化更多医学科研产品,让创新真正造福于民。

◎ 邹和建

华山医院党委书记、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国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其中,“原始创新”“民生科技”等关键词引人深思。

加强原创性研究是我国在科技竞争中把握先机,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战略决策。医学科技发展是民生科技的重要领域,关键在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临床实践问题,不断提升临床诊疗水平,让百姓从中获益。华山医院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承担着医、教、研的责任,担负着医学科技研究和创新的重任。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行动目标和指南,结合华山医学研究院的建设,在医学创新研究中,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布好局、起好步,为医学科技的创新作出华山人的贡献。

◎ 林伟

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作为一名奋战在科技战线、交叉融合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受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全面总结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科技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系统阐述了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科学论断。他对基础研究、交叉前沿研究原创性和问题导向性,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对科技体制改革、科技生态构建、创新人才活力激发等提出了全面要求,这也使得我们今后科技攻关的方向更为聚焦、路径更为清晰。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确保科研人员集中精力进行科技攻关的要求,让科技工作者们产生深深共鸣。这也将鞭策站在第一线的我,聚精会神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原创性基础和交叉融合研究,勇挑科技攻关重担,为实现“数字中国”贡献力量。

◎ 刘韡韬

物理学系教授、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在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基础研究工作者深受启发。

从事基础科研,创新始终都是我们的“生命线”,然而有时候也会陷入误区,过度热衷于追逐新潮,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这样的“创新”很难有持久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创新之路,就是要从国家的发展、人民的需求中去寻找。事实上,纵观整个科技史,每一次科学认知的颠覆、科研范式的更迭,无不伴随着当时人类文明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与迫切需求。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也已为我们塑就了楷模。现在,我们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身处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更要学会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中寻找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持久的创新之路。

◎ 周鹏

微电子学院教授、2020年度上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重要指示以及对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嘱托,给予我们莫大的鼓舞和信心。

集成电路是我国事关全局又有长远需求的战略性核心技术。我们不仅要在先进技术节点上把企业难题通过全力攻坚,加强创新联合,实现具有知识产权技术的转移,还要在“后摩尔时代”前瞻技术特别是新材料、新器件研发中加快攻关,在高校原始创新高地上,瞄准“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复旦-2_PDF.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