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血防精神,学思践悟担使命

公卫师生实践队赴江西余江参访调研

作者:公共卫生学院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20-08-23

为加强“四史”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血防精神,2020年8月15日,公共卫生学院江西籍学生暑期实践队一行前往江西余江的中国血防纪念馆及平定乡蓝田宋家村参观学习。学院党委书记罗力教授、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夏泽敏作为指导老师带队。

参观中国血防纪念馆展厅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发表60周年,中国血防纪念馆于2018年12月14日在江西余江正式揭牌。纪念馆既是展示我国血防历程和成就的纪念馆,也是收藏血防工作文物和史料的博物馆,更是弘扬血防文化和传播血防知识的科普馆。

同学们在讲解员的解说下观察钉螺化石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师生依次观看展厅,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仔细听述每一张图片背后的感人故事,实地了解了“上医”一门四代人长期接力为血防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深切体会了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消灭血吸虫病、巩固血防成果的艰苦奋斗历程;感受了由此创造出的余江人民“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血防精神——这是血防战线上的第一面红旗!

随后,师生们采访了余江区血地防站从事血防工作超过35年的艾冬云医生,深入询问了余江开展血防工作的经验做法、痛点难点,并结合公共卫生领域提出相应的问题,现场交流活跃,认识深刻。

师生采访艾冬云医生

艾医生表示,血吸虫病泛滥时,多个村庄被毁,党接手这一问题以来,组织领导群众破除迷信、灭螺治病,在他接手余江血防的工作时,地区内仅有零星钉螺出现,且无感染情况,主要做的,除了继续加强余江人民的血防意识外,还需注意人员流动造成的外来病例输入。几十年过去,余江血防工作效果显著,地区内已没有螺点。

“艾前辈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工作经验都在访谈时缓缓展现出来,”访问艾前辈后,严威同学说:“我认识到,余江血防的成功和成果的巩固,离不开党的指导、干部的领导和人民的努力。我们应该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有自信!”

参观鹰潭血防圣地——平定乡蓝田宋家村

次日,实践团来到鹰潭血防文化新村——平定乡蓝田宋家村,这里曾经是因血吸虫病肆虐而闻名的“大肚村”、“寡妇村”。如今,在市委市政府及余江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村民们积极投身乡村战略之中,改革创新发展家乡。蓝田宋家村的改革以农村宅基地改革为切入点,落实园田化项目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昔日荒芜的田地变成“田成方,渠成网,东西一个向,南北一个样,丘丘都平整”的希望田野。

蓝田宋家村观光导览图

蓝田宋家村内血防历史场景重现

引导员带领大家参观的一路,也是宋家村巨变的一条路。而这一切成就,都离不开消灭血吸虫的成果。通过与村中老一辈们的沟通交流,聆听他们对于那段抗血吸虫历史的讲述与感悟,所有的文字和照片变得更加鲜活起来。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曾经血吸虫病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也更深入地理解到党的领导对余江人民的重要性、余江人民斗争精神的伟力和人民实现心中梦想的力量。今天的幸福是前辈用汗水和牺牲健康换的,来得十分不易。

师生们采访村中老人

与老一辈们近距离交流的丁越同学说:“非常幸运采访到了一对七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的夫妻。老爷爷年轻时患了血吸虫病,但因及时得到国家的治疗,早已痊愈。他向我们生动讲述了过去的艰辛与现今的美好。今年新冠疫情期间,爷爷和奶奶又尽自己的能力回报党和国家。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体会到他们对共产党真诚的感激。说到激动时,爷爷哽咽的声音和湿润的眼眶,带给我的感觉冲击竟无法用语言形容出来。”

师生合照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大家深深被血防精神所震撼,并表示要将血防精神、斗争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来。而重温当年血吸虫病的可怕、血防工作的不易也让师生们更加坚定了“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群健康”的公卫初心,更深入领会了上医“正谊明道”的院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青年学生需要更加锲而不舍,提升精神力量,增强自身实力,将“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精神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制图:实习编辑:朱胜雪责任编辑:黄文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