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之星】刘君朗:做一名“探索者”,在科研之路上好学力行,探索求真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发布时间:2020-06-18

编者按:近日,复旦大学2020届本(专)科生“毕业生之星”风采展评活动已落下帷幕,10位候选人荣获“毕业生之星”称号。近期,学校主页陆续展示“毕业生之星”的优秀事迹。

在复旦,他们从懵懂走向坚定,从理想通往未来。他们已是复旦星空里闪耀的星星,胸怀远大理想、矢志艰苦奋斗、锤炼过硬本领、心系祖国人民,践行着“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毕业生之星”——来自化学系的刘君朗同学。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相比‘导游’和‘游客’,我更希望未来能成为‘探索者’,‘集前修之大成,开一时之风气’。

刘君朗,2016级化学系本科生。入校以来绩点逐年上升,2017-2019连续两学年绩点位列全系前5,多次获得校本科优秀学生奖学金,2017-2019连续两年获得校奖学金一等奖。他广泛涉猎非专业课程,并取得优秀成绩。他和合作者提出了“氧化还原电对辅助的人工光合作用体系”,实现了当时太阳能驱动的最高能量效率的二氧化碳转化反应,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将该课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该课题入选2018年美国材料学会秋季会议(2018 MRS fall meeting)口头汇报(会场唯一本科生);他获得十六届“挑战杯”上海市一等奖,还参与发表SCI论文两篇。

求知:强基固本,先专后博

初入复旦,刘君朗即立志从事学术。一方面,他深知扎实的学科知识是科研的基础,入校以来绩点不断提升,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两学年绩点位列全系前五,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另一方面,他在化学专业之外广泛涉猎,得益于复旦自由选课的优势,他参加物理系、数理逻辑学程以及生命科学学院的课程和相关活动,始终相信跨学科交流能碰撞出激情四射的思维火花。

刘君朗在实验室

探索:探索奋进,矢志创新

从大一暑假起,刘君朗开始加入郑耿锋教授课题组,进行与能源相关的科研工作,此后三年内,每个周末和寒暑假都往返江湾校区和邯郸校区之间。在参与研究的第一个课题中,他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工光合作用体系结构,可以更真实地模仿光合作用,实现高效稳定的二氧化碳转化。据刘君朗介绍,该课题成果最后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他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此外,论文还入选2018美国材料学会秋季会议,他以本科生身份前往波士顿进行了口头汇报,会后,Joule杂志主编和壳牌公司人工光合作用项目主管特地找他了解相关技术细节,并表示看好该体系未来应用的可能。

刘君朗参加2018东元国际创意竞赛

2019年暑期,刘君朗前往斯坦福大学进行暑期科研,在陌生的领域和环境中挑战自己,这是他跳出舒适圈的一次主动尝试。在那里,他参与课题研究,提出并实现了超声-光遗传学技术,成果最终发表于 PNAS,并得到光学领域知名媒体的报道。

刘君朗在斯坦福大学暑期科研实习

服务:回馈社会,薪火相传

刘君朗表示,复旦不仅教会他知识、给他探索的平台,也教会了他如何利用所学发光发热。求学期间,刘君朗多次担任复旦大学化学嘉年华志愿者,参加学生发展中心组织的化学答疑服务,为低年级同学提供化学专业指导,全程担任大英百物展志愿者,为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人文课程等。

刘君朗担任复旦大学化学嘉年华志愿者

未来:好学力行,探索求真

他说,谈到科研,人们都喜欢用“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来表明所需要的努力与勇气,但能做到这些不容易,他希望自己能在此基础上成为探索者,开辟道路,自己去发现这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不只是做一个”导游“或者“游客”。

求知、探索、服务这三个词串起了刘君朗的大学生涯,他说,将继续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探索之旅,在科学探索中实现个人发展,践行科研报国。

所获荣誉:

䇹政学者

连续两年获得复旦大学本科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华谊奖学金)

2018-2019学年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科技创新单项奖学金

十六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沁园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