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纪念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100周年主题展”开幕式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5月27日,正值上海解放纪念日和复旦大学校庆日。由复旦大学与上海市档案局(馆)共同主办的“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纪念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100周年主题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开幕。开幕式在多个平台同步直播。
重温真理味道 汲取信仰力量
上海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上海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徐未晚,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上海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蔡纪万共同为展览揭幕。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亚明,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之子陈振新及夫人朱良玉,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学生陈光磊,以及复旦大学师生代表、上海市档案局(馆)代表等共同出席开幕式。
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这是《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翻译和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系统地引入中国,也为不久之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此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陈望道长年生活、工作的地方。陈望道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在复旦大学任职近50年并担任校长25年,对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用好红色资源 讲活历史故事
展览力图用好红色资源、讲活历史故事,再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光辉历程,为上海市和复旦大学的“四史”学习教育提供鲜活生动的历史教材。本次展览由“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与中国左翼文化事业”“陈望道与复旦大学”三个单元组成,汇集了来自复旦大学档案馆和图书典藏部门、上海市档案馆的近300件图片、实物、视频展品,其中包括《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首版复制件及各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1952年复旦大学校长任命书原件,陈望道手稿、工作与生活照片等,还原了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又新印刷所”等真实历史场景。为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社会各界的参观需求,展览全景导览系统已同步上线,观众可以足不出户,“云”上参观本次展览。
展馆内详实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最早成员之一、著名学者、翻译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全译本,以及他积极投身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以及在复旦大学教书育人、治学治校的人生轨迹,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广大观众可通过这一展览体会到一百年前中国先进分子对“真理味道”的不懈追寻,了解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现场还设置有亲手复制译本封面等多个互动环节,为观众带来全景式的沉浸观展体验。
出席开幕式嘉宾跟随讲解员参观展馆 主办方供图
传承红色基因 发扬《宣言》精神
为牢记并践行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传承望老厚植的“红色基因”,高扬“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这面旗帜,从“真理的味道”中汲取力量,把“信仰之源”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中去,复旦大学在今年年初启动实施“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
作为“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宣言精神”主题宣讲团在开幕式上宣布成立,并发布“信仰之源: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人民情怀:《共产党宣言》与初心使命”“原典精读:《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与现实”“党建引领:《共产党宣言》与思想建党”“《共产党宣言》与当代中国”5大主题10门宣讲课程。宣讲团通过打造系列理论课程,深入研究、广泛宣讲什么是“《宣言》精神”、如何传承和发扬“《宣言》精神”。开幕式上,周亚明为宣讲团代表授旗。
陈光磊、陈振新撰写的《陈望道画传(第二版)》和复旦大学档案馆主编的《宣言中译·信仰之源:〈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两本新书也在开幕式上首发。前者以大量珍贵档案图片讲述陈望道辉煌的一生,后者则详尽呈现《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的展陈内容。陈振新与陈光磊共同为新书首发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