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实力派,复旦大咖说

“光华论坛特辑”庆祝复旦大学建校115周年系列讲座开讲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发布时间:2020-05-31

5月26日下午,“战‘疫’实力派,复旦大咖说”光华论坛特辑:庆祝复旦大学建校115周年系列讲座在“复旦卿云歌”B站直播间开讲。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三位重磅嘉宾应邀出席,分别为师生再现了复旦最美逆行者为守护人民生命安全顽强拼搏的战“疫”精神,以学术视角分析了疫情之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专业解读了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活动观看人数超过3.5万人,弹幕区讨论热烈。一同回顾直播中的精彩内容吧!

奋战 武汉

践行使命,人间值得!

践行使命,不打无准备之仗

2月6日晚上八点钟,我们医院接到国家卫健委的通知,马上组织来自不同科室的30个医生,100名护士组成一支重症医学队伍驰援武汉。2月7日上午,我们集结,进行简短的培训,中午开了誓师大会,我作为副院长牵头行政小组,带领这130多名队员准备驰援武汉。136名队员同去,随机托运了近800件行李,总重8.98吨,这是我们中山医院历史上派出最大规模的一支队伍,也是以最快的速度派出的。实际上,派出这样一支队伍,不可能一个晚上就能够完成准备充分,那个晚上我们医院很多人无眠,很多机构无眠,积极在准备。

在进入重症病房之前就做了准备,我们要了解全国的疫情、各地的疫情、武汉的疫情乃至我们所在的人民医院东院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必须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而这种调动的资源光靠中山医院,光靠人民医院东院是不可能的,真的是全市、全省,全社会的力量。国家卫健委的诊疗方案1版—7版给了我们很多指导性的意见,我们可以采用各种诊断、诊疗的方案救治病人,而所有的方案都是由有专业能力、个人担当、人文关怀的医务人员做的。我们要把原则性、精细化、个体性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又要体现对专业人员的水平和责任感的信任。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是我们一直在遵循的十六个字,坚持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并重,采取的这些措施,分类集中管理等等,外防输出,内防扩散。对于我们而言,我们在病房里面执行的也是这样一种方针,不要让病人等床,医生等着病人过来。在武汉55天的日子里,我们总共救治患者152名,治愈率83%,病亡率4.6%。作为一支多学科的团队,我们复制中山标准,注重科研创新,后续运用了新的仪器,新的治疗方法。同时我们发表了文章,申请专利等等,在前线还开了课。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医院,我们也是大学附属医院,具有这方面的责任。

走出“至暗时刻”,人间值得

我不喜欢“至暗时刻”这个词,但是我们必须理解我们有非常困难的时刻,尤其是我们抵达的第一个礼拜,要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新的疾病,适应新的病患,同时要和新同事进行很好的交流。

医疗队长罗哲带领的同事们最后总结了三个“Hold on”,抓住、稳住、守住。抓住就是抓住危重病人的关键时刻,不错失机会。稳住就是在危重的情况下,让病人病理的情况下进一步稳定,然后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守住,守住我们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让病人从危重症到重症,重症到轻症,乃至病人的恢复,达到出院标准。总体来说,我们是按照这个策略和步骤去做的。我作为领导,就是做更多的协调、安抚和鼓励工作,要以医生的专业敏感性和推动力推进工作,而不是仅仅的简单的上传下达。

两周以后,我们从攻坚到提高,不断提高我们的救治水平,而不仅仅是维持,我们要用探索的方式,越来越有心得。到最后,接受的任务是重症病人由我们几支医疗队兜底,所以3月中旬开始,陆续有医疗队撤回,我们一直坚持到了最后。到了29日的深夜,我才接到电话说你们可以撤退了,我们一直坚持到31号的中午,结束了我们在病房里面的工作。4月1日我们撤回上海,标志着我们完成在武汉执行的任务。

紧张不紧张?紧张,难过不难过?难过,焦虑不焦虑?焦虑。谁也避免不了,但是我们的医务工作者经过不懈奋斗,与新冠病毒抗战,履行了我们的职责,救治了很多生命。那张共赏落日余晖的照片,就出自我医疗队。如此暖心,如此获得认同,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佳褒奖,所以我说人间值得。

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您有什么话想送给您的学生们吗?

我也做过学生,也做过老师,做老师的时间蛮长的。我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学习的内容,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是不是完全与自己的专业相关,以后可以进一步考虑。对于所有的人,尤其和生命打交道的学者、工作人员来说,敬畏生命、敬畏专业、敬畏职责、敬畏规则,这是我想送给学生的,当然也送给毕业生。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悟,我们共勉,一起敬畏生命,为救治生命,为履行我们的职责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转折 世界

新冠疫情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

新冠疫情对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

第一,国家的治理问题变得非常突出。治理和发展同样重要,治理的水平能够关系到发展的成果。良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需要有科学的理念和思维,合理的制度和体系的设计,专业的方法和手段。

第二,国际政治中制度的较量要让位于治理能力的较量。重大挑战面前,好的制度能够产生有能力,有担当的领导人,能够具有较强的组织、动员和执行能力,能够培养民众的纪律性、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

第三,卫生健康合作将成为国际合作的新焦点。21世纪以来,SARS病毒、禽流感、H1N1、新冠疫情,常态化的大规模流行性疾病让国际社会开始加强应对常态化的公共卫生危机,充分开展国际合作。

第四,新冠疫情加快了国际格局的变化。中国在这次疫情中显示了卓越的能力、实力和担当,新冠疫情首先在中国爆发,但是我们国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成功的控制了疫情,扭转局面,让世界刮目相看。

如何看待美国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

美国这次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对内,美国应对疫情不利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世界上最富有、医疗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但现在确诊人数世界第一,死亡人数世界第一。对外,没有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在疫情冲击全球的情况下,跟全世界,包括盟国,德国、法国、土耳其、加拿大抢购防疫物资,也没有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应有的支持,反而宣布切断费用支持。

美国的经济严重下滑。第一季度负增长,第二季度有可能会达到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峻的局面,而且这样的经济下滑还会持续。美国政治分裂加剧。今年正好是美国的大选年,疫情冲击下,两党没有团结一致,反而加大了对抗和纷争。

在疫情到来的时候,美国没有跟中国一起合作应对疫情,反倒加大了跟中国的摩擦。过去两年,特朗普政府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化的对华思维模式,积极开展跟中国的战略竞争,放慢中国崛起的步伐,防止中国超越美国。疫情开始在中国爆发的时候,美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希望疫情可以放慢中国经济的增长,导致中国社会和政治的不稳定。疫情在美国全面爆发的时候,美国为了推卸责任甩锅中国,对中国进行污名化。先是把新冠疫情称作武汉病毒,接下来又号称有证据表明病毒是从武汉的实验室泄露出来的。最后,谎言被戳穿以后,指责中国有责任把病毒控制住,不应该让这个病毒传到美国来。

因为美国的表现,当前的国际体系已经变得更加碎片化。过去在发生重大危机的时候,美国是能够发挥号召力,但是这次美国的领导作用缺席,还因一己之私破坏国际合作。重要的国际组织,因为美国的阻挠难发挥实质性的协调作用。

未来美国即使有意重返领导地位,但是经此一疫,它的信誉和号召力也大大弱化。在这个意义上,国际关系后霸权时代加速到来。过去有危机的时候,很多国家很自然的把眼光投向美国,看看美国能为大家做点什么,但是这次美国的表现让世界如此失望,所以今后在发生重大危机的时候,大家对美国的期待就不像过去那么强了。

新冠疫情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第一,全球化进程的放慢。很多国家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重新布局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把重要物资的生产基地搬回到国内,在危机的时刻保证本国市场的稳定供应。

第二,地区和跨地区的合作提速。东亚合作和亚欧合作会进一步增强。因为在新冠疫情期间,海运和空运受到很大的影响,但中欧班列是可以有效的确保东亚和西欧两个市场之间的互通性。

第三,新型经济体会面临更大的自我提升的压力。西方发达国家对新兴经济体的输血功能在减弱,新兴的经济体必须加快培育自我造血功能,减少对发达国家特别是对美国的市场、资金、技术以及货币等方面的依赖。 

第四,各行业重新洗牌。新冠疫情影响到大家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人工智能技术、网上购物、快递、外卖、视频会议等,大大便利了疫情期间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但是另一方面,对交通、酒店、餐饮业等等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面对这样的变化,中国怎么办?

 第一,中国要更加重视国家治理问题,切实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要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人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

第二,推动技术的转型和技术进步。疫情期间,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自动化大显身手。我们要有危机感、紧迫感,推动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在中美战略博弈中减少我们的战略脆弱性。

第三,加强地区和跨地区的合作。疫情之后,东亚地区或者说亚欧会在经济、公共健康和卫生领域、环境治理领域开展合作。中国要适应历史的潮流,要做区域合作、跨区域做积极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第四,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合作。除了在地区和跨地区层面发挥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以外,我们也要在全球层面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积极提供国际公共物品,促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第五,对于“一带一路”要有新的思维。一方面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尊重市场规律;另一方面,要重视推进“一带一路”的卫生合作,共建健康丝绸之路。

在这样的形势下,复旦学生可以在这一场国际政治变化当中做什么?

疫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同学们可以从自己专业的角度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比如说学医的同学,可以考虑怎么样更好应对大流行疾病;学经济的同学,可以考虑在疫情巨大冲击是,怎么样维持经济正常的运转;学技术的同学,可以考虑怎么样在重大危机期间用技术确保正常的生活工作方式;学习国际关系的同学,可以思考疫情怎么样影响到了国际关系的变化。

大势 中国

疫后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疫情之下,远超想象的经济冲击

在疫情开始之初,国内外经济学的专家学者,在对疫情可能给经济带来的影响程度评估中,绝大多数持乐观态度。因为参照2003年的SARS疫情影响,当时中国经济二季度的实际增长也就减少了2个百分点,更没有出现负增长。但根据我国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实际GDP的增长数据,却下降了6.8%,也就是出现了严重的负增长,这远远超出当时几乎所有人的预期。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由于国家政策以及谨慎性原则,人们的外出消费大幅度减少;而且因为发达的线上共享经济,过去通过走进市场才能满足的需求,现在居家也能实现。这是数字经济,或者说线上新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双面结果,让我们在疫情之下虽然可以有更好的防疫能力,但是对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也远超我们的想象。

要有思想准备,做最坏的打算

疫情造成的影响中首当其冲的是服务业的停滞。由于疫情期间的隔离,大家足不出户,旅游业、餐饮、交通运输等等许多服务类产业几乎都没有营业收入,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疫情还冲击了中国的供给侧,对制造业造成很大的影响。疫情期间,因为居家隔离的政策,大量企业不能开工。一方面是因为劳动力无法及时到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原料的供应以及产品的出口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虽然目前已经全面推进着复工复产,但目前很多行业仍然只恢复了70%~80%的水平。有很多影响因素不是我们自己的政策可以完全控制的,海外的情况现在还不是很明朗,因此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今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做好思想准备。

要保持信心,争取最好的结果

虽然经济增长情况尚不明朗,但是我们正在努力保住基本的就业,让失业率在疫情冲击之下不至于上升太多。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为了保就业,政府将想办法创造900万个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考虑到中国经济主体中90%以上都是中小微企业和工商个体户,有代表便提出,新增就业岗位的90%需要由他们来承担。因此,我们需要保证他们有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必须对这些中小微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一般的中小微企业,只要消费者可以走出家门,他们的情况就会慢慢地好起来。因此,现在很多地方包括上海,给低收入家庭发放消费券,可以提升消费的积极性,有利于大量服务型中小微企业开始产生现金流。

对于面临生存问题的企业,它们有很多刚性支出,比如房租、工资、社保等,这些问题正困扰着它们,甚至威胁到这些企业的生产。对此,现在国家采取的政策是减税降费,以此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生存难题。

就业是经济中的根基。虽然我们不能够短期内回到之前的就业状况,但至少我们要把疫情对整个就业负面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样就能让疫情对我们经济基本盘的影响降到最低。国家和企业都在为之而努力,因此,我们要保持信心,争取最好的结果!

受疫情影响,现在我们复旦学子该如何为就业做准备?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疫情虽然总体上影响着我们的就业,但是对于大学、高校的学生,我们可以利用疫情经济受到冲击的背景,进一步深造,或者在某一个领域当中选择一些更加专业的培训,更好地积累技能、人力资本的水平或者知识。在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提升自己可能比着急着去寻找工作更加合理有效。日后经济复苏,回到正常轨道之后的劳动力市场,你就可能比别人有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沁园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