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2025台测温仪的背后

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共担抗疫使命

作者:何叶摄影: 视频: 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0-04-07

3月17日,1475台动态测温仪送达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随后分发给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东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金山医院、青浦区中心医院、华山医院北院、浦东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和徐汇区中心医院。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组织的第二次捐赠,也是数量最多的一次。截至3月底,基金联系爱心企业上海温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向复旦大学11家附属医院、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防疫一线单位捐赠动态测温仪共计2025台,价值182万元。

疫情期间组织四次捐赠,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担负起共同抗疫的社会责任。而自2007年由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和医学教育家、首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心血管病内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陈灏珠及家人在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专项基金以来,基金始终致力于医学人才培养和医疗扶贫救助,共资助150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下设医疗扶贫项目为云南省培训了200余名基层心内科医师、18组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团队,救助了32位先天性心脏病少儿患者和16位肝疾病患者……“师者”与“医者”的使命得以弘扬,“生命之花”在精心护佑下灿烂绽放。

科技赋能 共担抗疫使命

“医护人员守护我们,我们也要为他们送去关爱。”

不到巴掌大小的测温仪贴于腋窝处,每五秒一个监测点,一线医护人员的体温动态变化被实时、精准地记录下来,并同步传输到手机APP中,一旦体温超过发烧预警线,第一时间就能被发现。“医护人员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是完全忘我的,我们希望给他们提供保障,让他们安心。”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主任、陈灏珠院士的女儿陈芸,对“小”仪器寄予了“大”期望:“医护人员守护我们,我们也要为他们送去关爱。”

基金架起了爱心企业和医院之间的桥梁。了解到企业有动态测温产品后,基金立即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对接,征询各家附属医院的需求数量,反馈给企业,待企业对每台仪器做过检测后,再统一发货给各家医院。“我们主要承担一些牵头和组织工作,每次捐赠依靠的都是大家的力量。”陈芸说:“医院提出一些切实的建议,厂家也非常给力,才能让捐赠的物资在需要它们的地方真正发挥作用。”

2月22日,第一批200台动态测温仪交付给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这两家上海市定点收治医院,助力疫情防控最前线。3月17日,第二批1475台抵达九家附属医院。陈芸从医院护理部得知,这千余台仪器一部分用于一线医护人员个人健康监测,另一部分则用于医院感染科和重症监护室病患的体温监测。“护士不再需要一天多次近距离接触病患测温,工作量减轻了,感染风险也降低了。”

“我们已经请企业做后续的服务和跟踪,看能不能在个人版的基础上做一个科室版。”陈芸介绍道,使用个人版测温仪,监测端在每位佩戴者的手机上,不方便统一监测,换上科室版,医护人员就能实现对所有佩戴者的远程动态体温测量和统计,及时了解每个床位病患的情况,同时还能掌握肺炎体温动态节律,建立数据库,对开展新冠肺炎医学科研也有积极作用。

基金牵头向长宁区华阳路街道捐赠物资

给敬老院中发烧隔离的老人佩戴,让他们可以实时看到自己的体温,缓解焦虑情绪;供往返机场接送集中隔离人员的客车司机使用,让他们“心里有谱”,安心工作;建议社区内居家隔离者佩戴,减轻社区工作人员每日上门或电话提醒的工作量……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牵头向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路街道捐赠的50台动态测温仪,在医院之外的应用场景里也派上了不小的用场。

精准扶贫 让生命之花绽放

“希望扶贫项目能像心脏一样输送带着氧气的血液,形成贫有所医、医有所长的正循环。”

创立时名为“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奖助学金”,2014年更名“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人才培养基金”,2018年定名“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名称更改的背后是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展、用途的渐进拓宽,以及宗旨的持续深化。

基金捐赠仪式现场

“医艺承扬大讲堂”启动仪式

在资助经济困难医科学生完成学业、为优秀医学人才提供海外学术交流和临床技能培训机会、举办“医艺承扬”讲坛探索艺术与医学融合模式的同时,基金积极响应、主动服务精准扶贫,在支持西部地区医学人才培养,改善西部地区医疗技术、设备及环境,针对当地贫困家庭开展医疗救助等方面持续开展工作。

沪滇心血管内科新进展培训班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办

沪滇心血管内科新进展培训班结业仪式上,陈灏珠院士亲自向所有学员颁发证书

扶贫的关键在一个“扶”字,健康扶贫的重点是“授人以渔”,提高当地医护人员能力,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水平。基金下设的“生命之花”项目,自2016年起连续四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办沪滇心血管内科新进展培训班,为云南省培训了200余名基层心内科医师;开展了三届沪滇心血管介入诊疗规范化带教进修班,培训18组手术团队,这些手术团队回到当地医院后,每年能多救助近300位心血管病患者。

葛均波院士、樊嘉院士远程指导“心·肝宝贝”公益救助活动

永平县先心病患儿在家人和“福平医疗救助基金”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上海

附属中山医院派出专家前往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开展“心·肝宝贝”医疗救助活动

将急需救助的病人接到上海进行手术治疗和康复服务,邀请上海医疗专家赴当地开展医疗救助手术,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樊嘉院士坐镇远程指导,开展复杂手术,精准治疗,基金灵活运用“接过来”“送过去”与远程医疗三种模式,落实和推进医疗扶贫项目。

作为复旦大学推进对永平县定点扶贫工作的具体项目之一,意喻“幸福健康、平安喜乐、造福永平”的“福平医疗救助基金”,于2017年设立在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的“生命之花”项目之下,首个救助项目“心•肝宝贝”计划同年启动。

2017年,云南女孩小琳丹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了心脏手术。图为陈灏珠院士和小琳丹的合影

三年间,在葛均波院士和樊嘉院士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公益手术救助了来自云南省贫困县家庭的32位先天性心脏病少儿患者和16位肝疾病患者。

江西医护人员来沪培训

2019年下半年,在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联合中山医院,以江西为试点,开展中西部及欠发达地区医护人员再培训;与儿科医院合作,扩大贫困地区先心病儿童的筛查与救助工作;联合华山医院和儿科医院,启动“护心健脑 关爱生命”公益项目;未来还将与华山医院、上海周良辅医学发展基金会合作进行跨学科的公益救助活动。

“希望我们的扶贫项目能像人体的心脏一样,把带着氧气的血液输送到人体各个角落,形成一个贫有所医、医有所长的正循环。”陈芸说,这是父亲陈灏珠院士的心愿,也是基金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个项目的目标。“基金将继续以培养医学人才和医疗扶贫救助为己任,服务医学事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基金的项目中来,一起坚守使命与责任,让生命之花永远绽放!”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沁园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