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让“学生看得明白”,复旦数学教授在空荡的教室录制课程板书

作者:张慧 高文 何叶摄影: 视频: 来源:澎湃新闻2020年3月11日发布时间:2020-03-14

手拿白粉笔“噔噔”敲击黑板,从定义写到公式,推演步骤清晰明了,必要时加以画图说明,四块黑板写满擦去又写满……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沈维孝正在为《复变函数》课程录制教学视频。

“哪一步在先、哪一步在后,推演的过程是怎样的,PPT可能无法展现出来,而板书不存在这个问题。”接触线上教学之初,沈维孝尝试的是PPT录屏,但在上海数学中心主任李骏教授的建议和中心的技术支持下,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录制板书。

“数学课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点。”在沈维孝看来,板书能将思路展示得清晰流畅,“让学生看得明白”,这是他从教以来一直坚持板书授课的原因。

视频中,沈维孝用夹在前襟的话筒收录下清晰的声音,边讲边写,落笔规整,用来标注重点的彩色粉笔,是镜头中一抹亮色。每写完一部分,他话音不停,人却退到镜头边缘,好让黑板上的内容完整呈现在镜头前。

沈维孝教授认为,板书能将思路展示得清晰流畅。 本文图片均为复旦大学供图

第一周的两个课程视频,时长大约五十分钟,沈维孝录制了一个半小时。面对空荡荡的教室讲课,他坦言“有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讲快了还是慢了,速度控制起来不是那么好”。因此,每录完一段,他都要回放几遍,反思学生可能在哪些地方提出问题。“效果不行就从头来过”,即便如此,每次看自己的视频,他仍觉得有地方可以改进。

“沈老师的板书让数学有一种美感”,有选修这门课的学生说,如果用PPT录屏,老师用鼠标写字总归不太方便,整体节奏难免会慢下来。“但录制板书就能保持上课的‘速度与激情’”。

到了课堂时间,学生纷纷在微信群中“晒”出笔记和疑问,有学生提问,对某个重要定理的证明不太明白。

学生笔记

沈维孝在课前也看了自己的视频,发现证明该定理时,中间一步有点走得太快,果然有学生说不明白。于是,他把这个问题单独拎出来,掰开了揉碎了又讲了一遍,“遇到偏共性的问题、重点和难点,我都是这样处置。”他说。

“语音讨论可能进度会快一些,同样时间里涉及的内容就多一些,但很可能会不准确。”尽管在微信群里文字输入数学公式更麻烦,沈维孝仍旧坚持“准确性至上”,因为“对于数学而言,不准确就会产生很严重的副作用。”

因为担心一些没有发言的学生“有些地方不熟悉、不理解,却又不好意思问”,因此,他特地整理了一份笔记分享在群里,八页内容既涵盖新定理的推演过程,又包括几个知识点的回顾和复习。

提早一周将视频上传,要求学生课前看完,课上在微信群中解答疑问,分享整理的笔记,课后作业限定当周完成。沈维孝坚持一切以教学效果为重,他说:“虽然形式变了,但课程内容不会缩减,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会降低。”

制图:实习编辑:何叶责任编辑:卢晓璐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