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19-11-18

信息学院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学习  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

纯粹的工科课程能不能融入思政内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模拟电子学基础》课程的主讲教师尹建君的探索答案是:能!这门课程每年选课人数达500~600人,由9位老师共同开课。他们的做法是结合时事热点和自身经历,以真实案例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命感和责任感。

电子工程系教职工党支部10月30日举行主题教育专题学习会,聚焦探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胡波是“电子信息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负责人,也是《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他的体会是,课程思政应该通过身边的人和事,自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科学家的批判和创新精神,了解国家、学校在这些领域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责任担当。《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是为加强电子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原理知识而开设的,覆盖了电子信息卓越工程师班和新设立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新工科专业,该课程在讲述计算机发展历史时,授课团队特意介绍了学校在上世纪60年代成功研制“602”计算机的历史,强烈激发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电子系统设计》是一门实验课程,课程主讲人之一孙璎竑说,在理论知识学习阶段,同样是导入经典案例,但寻找不同的切入点。比如在讲述电子系统设计概论时,介绍国产手机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使命感;在讲述微处理器子系统时,引入602电子数字计算机,融入了校史教育,展现了老一辈复旦人的团结协作、勤奋刻苦的复旦精神。在实验阶段,因为课程同时为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做培训准备,所以向学生展示实验室原有的电子系统作品,让学生有具体的感受,此外,课程还邀请年长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增加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坚定科技报国的目标。

作为工科院系,信息学院积极探索具有复旦特色的新工科教育模式,将新工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建设“1+2+15”新工科课程思政体系,从教师认同感、课堂内容设计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加强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学院党委副书记黄芳作为《信息科学技术的创新创业与发展》课程的教师代表分享了课程思政中关于教学环节设计的思考。这门课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在专家讲座、企业参访和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中,通过邀请资深教授作前沿趋势报告、感受企业氛围、共同完成游戏任务等精心设计的内容,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

探讨中,大家一致认为,在“新工科”背景下推进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发挥教师的引路人角色,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新工科人才,是新时代教师的重要使命。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每一个教学环节,选取接地气、实实在在的数据和事例教育引导学生,让思政教育真正做到润物无声地贯穿教学全过程。

文/张 婷


专业知识教学和立德树人相结合

 创新党建育人新形式

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党支部书记  李文生

我们支部现有党员14名。另有研究生党支部,党员22人。我系承担的“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等课程教学,授课对象包括所有医学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是医学院教学任务最为繁重的系室之一。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端正师德师风,融合思政教育,发挥基层党支部的“生命线”及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是党支部以及我们每个党员面前的现实问题。在学校、学院党委的支持下,我支部开展了基于专业知识和立德树人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主战场中发挥育人作用。

坚持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铸师德。

解剖学教学多是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实验操作,它对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有一定帮助,但是难以培养学生针对临床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性解决能力。我们开展基于临床应用的解剖学教学改革。

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我们梳理解剖学在临床疾病诊治上的主要知识点后,邀请临床专家开展系列讲座,使学生较早通过具体病例来了解临床,加深对解剖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我们将部分常见病的手术入路引入教学,即由外科专家在标本上进行相关手术的层次解剖示范,然后同学们在实验标本上进行模拟手术操作。学生通过对一些经典手术入路的学习和操作,了解解剖在临床手术中的价值,提高了学习兴趣。

我们邀请授课的临床专家都是经过认真选择,达到德艺双馨的标准,要求他们不仅讲解剖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更要结合每位专家自身成长的经历,分享面对病人要常怀感恩之心、仁爱之心。

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立医德。

医学生的培养不仅要使其具备高超的技术,更要有医者仁心,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解剖学教学环境独一无二:实验对象是人体整体标本;固定标本的甲醛会产生刺鼻的气味;实验操作需要团队合作;各组的实验结果有共性,也有个性。基于此,我们穿插一些基于本学科特征的医学人文思政教育的理念,进行以下教学设计:

感恩教育。首先将人体整体标本称为“无言良师”,尊称他们是不说话的老师。第一次课举行献花、默哀仪式,课程结束后,每位同学写一篇致“无言良师”的信,表达感激之情。教育学生尊重、爱惜遗体标本,懂得是这些捐献者的无私奉献才有我们学习的机会,从而进一步理解是一个个病人的付出,才有我们医疗技术的提高;

生命伦理教育。人有生就有死,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则是无限的,奋斗的人生是幸福的;

学习态度教育。整个教学过程要求大家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每一步操作要像对待病人那样严谨、仔细、负责,一丝不苟;

团队合作精神教育。实验课操作模拟临床手术的分工,大家轮流担任主刀、助手、理论指导、卫生保障巡回等岗位,当实验结果出现一些变异时,邀请大家共同来观察、分享,提高对解剖知识的认识。

我们组织本系研究生党支部的同学作为志愿者,依托校人体科学馆内展示出来的标本和前辈们留下的文物,为参观者讲述解剖学系的发展历史、系老一辈学者创业的艰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讲述医学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要学会医学中的仁爱、友善和责任心。

通过这些活动,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达到润物细无声作用。

党建创新活动取得的教学成果及感悟。

结合本专业特色进行三全育人工作,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开始老师们并不理解,我们就从党员老师开始、从我做起,先做示范,探索实现路径,待教学效果得到同学们肯定、欢迎后,再全面推开,可以说党支部及党员老师发挥了关键和带头作用。

通过努力、坚持,几年来,我们也取得了一点成果,如:党员老师作为主编出版教材3部,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级教研课题2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全英文建设课程3门,上海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门。承担校级教研课题4项,院级教研课题6项,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杂志上发表教研论文6篇。党支部2019年承担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1项。支部党员教师还多次参加上海市教委、中国解剖学会、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组织的教学比赛,宣传以上教学理念,先后荣获2016年第二届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2018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第一届“课程思政”案例大赛二等奖2项;2017年首届东方医学教育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等。


后勤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总务处第一、第二党支部和校医院党支部10月28日至31日联合在四个校区开展主题为“后勤服务面对面,沟通交流心贴心”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设立展台介绍总务后勤相关服务信息、受理业务咨询以及服务意见建议征询。38位党员以及所属服务企业17位党员代表参与,咨询人数达一千五百余人。经统计,四校区共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358条,总务处将会对收集的每条问题一一进行落实整改,能马上解决的做到即知即改,对需要时间才能解决的排出日程计划,非职能范围的意见也帮助转达到其他相关部门。


外文学院深入调研推进整改

外文学院党委在与2019级翻译硕士的座谈中,听取了关于校外住宿、交通通勤、课程安排、课程内容、出国交流、学院教学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在与毕业班本科生代表的座谈中,听取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生涯规划、海外交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将进一步梳理调研中师生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摸清实情,分析症结,研究举措,建立台账,认认真真抓好整改,扎扎实实推进落实。


现代物理研究所党员实地回顾抗战史

现代物理研究所组织教师党员10月17日前往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参观学习。通过参观,教师党员对八一三淞沪会战历史原貌有了更为直观和全面的认识,表示要牢记国家和民族经历的苦难,牢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初心,牢记教师在国家科研发展、教书育人事业中肩负的重要使命。

复旦_1185_3_复旦-3.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