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成立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

作者:摄影:慕梁 视频: 来源:图书馆发布时间:2019-11-12

2019年11月12日,复旦大学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文物保护创新高峰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国家图书馆、文化与旅游部、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档案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方志办的领导,以及海内外高校图书馆和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周和平,国家图书馆理事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荣誉院长韩永进,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巡视员陈彬斌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的见证下,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和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为复旦大学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揭牌。同时,新成立的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市档案局(馆)共建研究和实践基地也揭牌成立。中华古籍保护研究协会会长刘惠平、上海市档案局(馆)局长徐未晚、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胡江与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参与揭牌。


尹冬梅在致辞中肯定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的工作,感谢了给予古保院建设发展支持的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个人。希望在复旦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成立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为国家纸质文物保护事业培养复合型人才,贡献复旦智慧。

五年来,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在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在培育高端人才、创建学科体系、建设文化资源信息平台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研究院恢复了清代名贵手工纸开化纸的工艺流程;建立了古籍保护脱酸机理和脱酸工艺研究站;形成了基于GIS古籍普查的规划;培养并向图书档案系统输送了古籍保护专业硕士;建设了中华古籍书目索引数据库、古籍保护与修复科学数据库等,出版了《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中国古籍珍本丛刊——复旦大学图书馆卷》《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图录》等成果。与此同时,师生共建的古籍、家谱、索引社团面向社会公众举办了“金秋曝书节”“线装家谱制作”“手工抄纸体验”“金石传拓体验”等文化推广活动,广受欢迎。研究院还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埃及艾因霍姆斯大学等海外高校开展合作与交流,推动古籍保护事业发展。

在“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支持下,复旦大学在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五周年之际,成立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旨在把握“让文物活起来”的机遇发展期,以“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科研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创新”为抓手,在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基础上,与政府、企业、文物与博物馆界以及社会力量合作,探索建立文物服务业、文物衍生产业的产学研结合平台。

饶权围绕古籍保护工作现代化做了精彩的主旨报告。饶权表示,古籍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家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宝贵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代表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与精神脉络,始终并将永远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基石。保护好、传承好这些珍贵典籍,不仅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也是科技工作者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

陈彬斌在讲话中指出,希望复旦能够继续努力,着力培养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高端人才,为建立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学科体系、建成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信息平台贡献复旦智慧,从而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在讲话中表示,希望与复旦大学加强合作,共同钻研,推进盛世修典,保护国家图书珍藏。兄弟单位南京大学博物馆馆长史梅分享了高校关于文物、古籍、档案的融合研究和文化创新,希望能有更多交流合作,共同发挥高校优势,服务国家文化建设。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Sheldon Armstrong围绕科学化发展与中加纸质文物保护合作与交流做了精彩的主旨报告。Sheldon Armstrong表示,不久前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与复旦大学图书馆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旨在探讨纸质文物保护等领域学术合作,联合培养纸质文物保护人才,交流中西方古籍装帧及修复技艺,对于两馆而言都是很好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两天,第二届传统写印材料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藏书家古籍收藏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复旦举行。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五周年院庆特藏展、藏书家稿本展将同期开展。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卢晓璐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