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市五医院施国伟团队一转化成果“亮相”

作者:孙蒞莹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19-10-17

本报讯 日前,由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迪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暨阴囊术后快速康复包扎软体产品发布会在沪举行。

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区域名医、闵行区领军人才、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施国伟教授带领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发团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阴囊术后患者没有一种较好的方式进行伤口加压止血,伤口通常采用纱布包扎或橡皮胶带固定,但纱布包扎时不易固定,尿液、粪便沾到纱布上时易污染伤口,而使用橡皮胶带固定时,部分患者会发生过敏反应。为解决这些问题,研发团队立项攻关,一种阴囊术后专用包扎设备实用新型专利获授权,并获得第二十八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银奖。实现专利转化后,施国伟团队协助相关企业开展了项目的后续研发与临床应用研究工作。据悉,该产品方便患者轻松佩戴,不易脱落,据前期试用反馈,产品应用于睾丸切除、鞘膜翻转等阴囊术后患者,能减少其过敏、水肿、感染的发生,效果显著。

要将专利成果落地惠民,专利成果转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洪洋介绍,医院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和促进医院各相关科室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和运用能力。近年来,医院注重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从2011年申请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展到2018年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9项、发明专利9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7项、发明专利5项。医院共申报专利250余项,有28项专利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奖项。洪洋表示,医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的管理与发展,尤其是在专利的申请、培训宣传与运用方面,花力气、下功夫,有效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推进专利运用与转化的力度,使知识产权在技术创新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加发布会的市卫健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发明专利、科研工作要基于临床,要把SCI论文写在病人的健康上,要培养专业化的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做到科技惠民。该负责人强调,专利产品来源于临床、应用于临床,要真正地为患者解决痛苦,并不断进行专利产品的改进和完善。

/孙蒞莹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