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社会历史与艺术

作者: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6 级博士生薛星杰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19-06-05

艺术是人对美的把握形式,社会与艺术是历史中的对应关系。解读北宋绘画艺术和社会风貌的风格与特点,去把握北宋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文化遗产。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又一社会发展与艺术勃兴并举的高峰。历北宋一代,社会变迁有其三大特点,而艺术画风则呈现三大转变,这之间又有着关联性,是谓北宋社会与艺术的对应关系。

以文人政治为主题的历史剧目,这是北宋政治的最大浓缩。由“杯酒释兵权”所引发的政治革命:以文官治国、以儒家治天下的文人政治,贯穿了整个北宋一代,并不断变种更新,直到宋徽宗一朝,赵佶身上已无太祖那武将精神,其天子傲骨已转为艺术品格,存于其独树一帜的“瘦金体”中,导致了一种自然结果:文化高产、文艺兴盛。

这种由社会层面的政治革命所导致的自然结果,助推了艺术领域尤其是画坛的一重转变:文人画的崛起。中国古代的画师有三大流派,分为民间画师、宫廷画师和文人画师。两宋以前,画坛的主力以民间、宫廷画师为主,其艺术风格较为拘谨,且重于工笔。题材和目标人群创作环境的局限性较大。进入北宋后,文人画渐成主流,除了文人政治环境及其引发的社会文化主流追求,匠人入宫庭和书生入画坛也是推动因素。文人画的崛起,带来了艺术风格的释放,同时良好的理论基础也使得他们在画理创新上著作颇丰。

长江流域取代黄河流域成为经济重心之地,这是北宋社会经济的地理变迁。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大量在当时掌握较为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北方移民经大运河坐船南下,开辟新的家园空间。南方的经济随之迅速成长;农耕在江南地区的兴盛和巨大成功,一方面为南方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又吸引了更多的北方移民前来定居。在这种循环发展下,南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南派崛起,媲美北派。

明代董其昌曾将先古画作分为南北画宗两派,本文只取其中一层涵义,即地理之别。中国古代绘画有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型。其中,山水画于五代、经两宋、至元末为高峰,尤以北宋为甚。北宋早期,黄河流域经济发达人口集中,是时山水画皆以北方崇山峻岭之雄浑伟岸为题,几无南方风景。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变迁,带来了长江流域的发展,也带起了南方山水画作的兴起,至北宋末年,描绘南方郁郁葱葱丘陵之色的山水画日臻日善,并于南宋之后成为新的主流。

写意主义对写实主义的更迭,这是北宋社会文化的美学变更。北宋初年重“仓廪实,衣食足”,社会文化氛围强调实干。进入后期,重“知礼节,知荣辱”,品位格调愈发强调。这种情趣的变化导致了文化生产的位移:画风转变,先实后意。

写实主义与写意主义是中国古代绘画最突出的两大美学风格,各有特点:写实主义比较反映具体的社会生活状态,写意主义侧重作者自身思考的感官表达。北宋前后期这种主流审美的不同,充分反映在两幅传世名作上,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属于古界画体裁,是写实主义的代表作。王希孟所绘《千里江山图》,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则是写意主义的极致。

(作者为复旦大学博讲团成员)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