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 复旦大学首届国际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论坛举行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18-11-01

  时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10月27日至28日,复旦大学首届国际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论坛举行。围绕论坛主题“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巴西、爱尔兰、奥地利、德国、美国等世界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近50人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协办。论坛旨在加强和扩大国内外马克思主义青年研究者的学术讨论和交流,为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成长、为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一个常设性的国际学术高地和共享平台,助力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交流和传播。此次论坛的举办是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走向国际化的有益尝试和良好开端。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承功在致辞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既源于它产生的时代,同时又 超越了那个时代,自创立以来始终焕发着强大的真理力量。面对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新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态势以及社会主义中国在当下全球化中的新角色,希望通过这次论坛,汇聚对当今时代具有敏锐思考的中外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从更多维的视角来研究、阐发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并增进中外青年学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
  在四个讨论专场,国内外青年学者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批判”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革命政治”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与文本研究”作主题发言。
  维也纳大学副教授Elmar Flatschart、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副教授Kohei Saito、西南大学教授胡刘、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张梧、印度旁遮普大学副教授Sarbjeet Singh、美国芝加哥大学副教授Saul Thomas、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袁立国、重庆大学副教授陈飞围绕“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批判”发表演讲,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同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作了分析和批判,为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副教授Yiannis Kokosalakis、巴西坎皮纳斯大学教授Sávio M. Cavalcante、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郗戈、武汉大学副教授周可、东南大学副教授高广旭和陈良斌、南京大学助理教授李乾坤和山东大学助理教授冯波围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革命政治”,从共同体、正义、阶级等维度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围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德国卢森堡基金会研究员Stefano Breda、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Nandini Chandra、印度旁遮普大学副教授Jasdeep Singh Toor、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骞、南开大学教授王时中、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周丹、复旦大学副教授高建昆、深圳大学副教授张守奎就建构性马克思主义、“中国特殊轮”、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主题阐释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资源和时代特征。
  围绕“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与文本研究”,日本立命馆大学副教授Kei Yamamoto、中央党校副教授焦佩锋、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杨洪源、吉林大学讲师高超、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潘斌、复旦大学副教授林青等青年学者深入探讨《资本论》、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共产党宣言》等主题,并尝试挖掘新的理论和方法论资源,以期更加真实地呈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貌和解释力。
  本次论坛还邀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主编林进平、《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主编曹泳鑫、《哲学研究》编审黄慧珍、《教学与研究》编审孔伟、《解放日报》理论工作室主编王珍、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等知名学刊和媒体的编辑担任专场主持,复旦大学教授邹诗鹏、张双利、王凤才、高国希等担任点评嘉宾。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一起看看复旦校友和学子的新年fl...

<>

图说复旦

除了戴口罩,防疫新老“三件套”...

<>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