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未来有一天,你开的电动车是氢燃料电池驱动,穿的衣服是用氢气和二氧化碳制造,烧菜的燃气灶不再是天然气,而是氢气。能源转型时代,氢能成为重要的能源解决方案,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时间2月14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张波教授团队、徐一飞青年研究员团队联合化学系徐昕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Science)发表关于质子交换膜电解水装置(PEMWE)催化剂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熟化诱导嵌入形成的超稳定析氧反应电催化剂》(“Ultrastable supported oxygen evolution electrocatalyst formed by ripening induced embedding”)
    2025-02-14 14:18389
  • 从手机、电车到储能电站,锂电池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但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损失锂离子最长寿命都只有6-8年,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打破锂电池传统设计原则,通过AI和有机电化学的结合成功设计了一种锂载体分子,让废旧电池“打一针”就可无损修复,将锂电池寿命提升1-2个数量级,为电池产业变革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2025-02-13 11:241605
  • 把一块石子抛入湖中,水面上会泛起朵朵涟漪。人们通常认为,水波是水面的上下振动,波的传播方向与水面振动方向垂直。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北京时间2月6日凌晨,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资剑教授、石磊教授团队联合河南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西班牙圣赛瓦斯蒂安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等研究机构,在Nature(《自然》)发表题为“Topological water-wave structures manipulating particles(利用水波拓扑结构操控粒子)”的研究成果。此次研究突破使水波成为探索拓扑物理的全新平台,不仅深化了人们对经典重力波系统中的矢量特性理解,揭示了其中自旋轨道耦合和锁定机制,也开辟了水波力操控物体运动的研究领域。二十年磨一剑,让水波质元运动精准可控、肉眼可见拓扑学是物理学界普遍关注的研究方向。拓扑在材料科学、量子物理及光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深刻变革,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更是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年来,拓扑效应逐步被引入电磁波、声波以及液体表面波(水波)等经典波动体系,极大地拓
    2025-02-06 21:05753
  • 6至9世纪期间,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带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漫长的旅程,最终抵达奥匈平原。他们带来的文化基因在陌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与当地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塑造了阿瓦尔汗国(Avar Realm)。2025年1月15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王轲团队联合德国马克思普朗克进化人类研究所、奥地利国家科学院、奥地利国家博物馆、捷克马萨里克大学,携手在《自然》(Nature)发表题为《古DNA揭示阿瓦尔时代古人群在遗传屏障下共享(东亚)文化特征》(“Ancient DNA reveals reproductive barrier despite shared Avar-period culture”)的研究成果。研究聚焦阿瓦尔人远距离、跨大洲迁徙的历史,揭示东亚文化伴随人群移动、向西辐射的文化现象,为人群迁徙与文化扩散是否对齐的经典问题,提供了一个文理融合创新研究的示例。
    2025-01-16 22:35905


卡片 列表

文化校历

媒体视角

专家视点

通知公告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一线动态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