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国际科学界已对季节性流感进行深入研究,但流感疫情在全球时空扩散过程及其驱动机制仍不明晰,作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COVID-19对流感的全球传播和进化动态的影响也有待回答。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团队与国际顶尖系统进化研究团队合作研究,发现了COVID-19大流行前中后季节性流感的全球时空传播动态及驱动机制,为制定流感全球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成果以“COVID-19 pandemic interventions reshaped the global dispersal of seasonal influenza viruses”为题,于北京时间2024年11月8日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
    2024-11-08 10:19256
  •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脑科学研究院刘星、马兰团队发现跨脑半球神经连接介导负性情绪形成。2024年11月8日,这一重要发现以《杏仁核至对侧脑半球伏隔核神经环路编码负性情绪效价》(“The interhemispheric amygdala-accumbens circuit encodes negative valence in mice”)为题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2024-11-08 09:15305
  • 1924年11月6日,陈灏珠出生于香江畔,在战火中,他立志从医,毕业于国立中正医学院。1949年,他实习期满加入中山医院,成为了新中国医学发展的同路人。从医、执教、科研70余年,他是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和医学教育家、首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心血管病内科专家,更是我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2024年11月6日,是他的百年诞辰,我们用一场大师剧为他庆生,致敬前辈,传承精神。大师剧《陈灏珠》在中山医院福庆厅正式首演该剧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专项基金联合出品,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制,获得上海市教卫党委“大师”系列校园剧创编项目支持,11月6、7、8日在中山医院福庆厅连演三天。多方参与,托举出大家心中的陈灏珠院士形象大师剧《陈灏珠》以陈院士的人生历程为蓝本,通过三幕八场的精彩演绎,生动再现了他从青涩少年到医学大家的传奇人生。从战火纷飞的岁月到和平建设的年代,陈院士始终坚守医学初心,特别是在中山医院工作的70余年里,他带领团队开拓创新、培育英才、著书立说,取得了诸多突破性成就,为我国心血管病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该剧的创作团队精心筹备
    2024-11-07 15:09124
  • 近日,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团队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贾江涌教授团队合作在RHIC-STAR国际合作组首次基于高能重离子碰撞方法成像原子核结构并取得重要突破。这项突破不仅对研究极端物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性质至关重要,还为跨能量尺度研究原子核结构信息提供了新颖和独立的实验测量手段。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1月7日以“Imaging Shapes of Atomic Nuclei in High-Energy Nuclear Collisions”为题发表于《自然》(Nature)主刊。图1: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铀-238原子核碰撞示意图该成果基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的螺旋径迹探测器(RHIC-STAR)。如图1所示,研究人员将两束重离子加速至接近光速并使其发生对撞,从而产生退禁闭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普遍认为,该物质是对应于宇宙大爆炸之后几个微秒的存在形态,而夸克、胶子是物质的最微观层次,都是基本粒子。QGP流体经过膨胀冷凝和强子化后,产生大量末态强子。末态强子的动量空间多粒子关联与碰撞初始原子核的形状及核子的多体关联整体相关。这一过程类似高速摄像机的快门拍
    2024-11-07 13:15497


卡片 列表

文化校历

媒体视角

专家视点

通知公告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一线动态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