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有群“六边形辅导员”

作者:章佩林、汪祯仪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5-03-21

“导,求推荐个实习!”导员,我想进实验室,怎么找导师呀?”“姐,我想考选调生,你觉得......” 复旦园里里有一群人,进行学业指导、心理解压、职业规划,是对学生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智囊团”;陪伴学习成长“升级打怪”,是同学无条件的“后援团”。他们共同的名字叫辅导员,他们是“六边形战士”。

他们的故事,不仅代表个人,更是学校辅导员队伍的缩影。

诗意绘梦人

2021年暑假,历史学系新生辅导员袁心怡写下第一封给同学们的信,有了“要当老师了”的感觉。这封迎新邮件,让120多位21级历史学系新生对复旦未来生活浮想联翩。

与学生初次见面,2020级新闻学院本科生辅导员邓智友选择“给予一点不一样的”,创作歌曲《给你的第一封信》,让新生对复旦有了最初的美好憧憬。

启明引航员

拍摄进场第一天,步数6万步,回到宾馆倒头就睡……这是2021年邓智友带领学生团队拍摄献礼建党百年剧情片《惊蛰》时的经历。

尽管工作节奏紧、强度大,缺乏制片拍摄经验,这批新闻学子却激情满满,全程参与完整的影视制作流程,用新闻人的方式祝福党的百岁生日,在创作场景中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去年,邓智友选择留校担任专职辅导员,迎来自己24级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领军人才班、计算机班的新同学们。

同样在建党百年之际,袁心怡带领党章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班级吉祥物,将其“穿越”到长征的历史场景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演绎长征历史。

成长伴行者

在信息学院专职辅导员陈晓婷的电脑里,记录着信息学院23级本科生班、计算机学院20级本科生班200多人每年的点滴成长。

“辅导员的工作不仅是解决问题,更是帮助学生找到方向”,陈晓婷说。她通过每学年的自我评估问卷,帮助学生梳理短期和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创建“线上小书房”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共享学习资料、讨论问题,并进行代码训练。

学术好帮手

2014年,谭伟敏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攻读博士。毕业后,他留校从事博后研究。2020年出站后成为学院的青年研究员。同年,他兼职辅导员,带软件学院科硕班学生。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兼职辅导员,谭伟敏深知做科研不易。“同学们,接下来你们可能会经历这样的科研路:满心期待、跃跃欲试、略有进展、撰写论文、投稿屡屡被拒、心灰意冷……”从科研是什么、怎么做科研,到如何摆脱科研低谷,他以科研为主题,点亮学生们的“开学第一课”。

尽管已结束带班辅导员工作,谭伟敏觉得有责任培养学生,而不仅是埋头做科研。目前,他负责教授大一新生的《线性代数》课程,建立微信群,邀请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学生加入,无论专业和年级。目前,群里的学生来自英语系、化学系、微电子专业等多个学科。此外,他还指导学生参加计算机领域的国际挑战赛,担任学生曦源项目、登辉项目的指导老师。

温暖陪伴家

在贾怡锐的办公桌旁,摆放着一张与学生的合影。时间回到2019年,那是她成为第24批人才工程预备队(一期)队员、担任外国语言文学院2018级小语种班本科生辅导员的第二年。在学生军训的两周里,她和学生朝夕相处,一起踢正步、打军体拳、编排文艺汇演……那年军训期间,恰逢中秋节,她和学生一起参加军训文艺汇演,在操场上度过别样的月圆之日。

今年是贾怡锐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第7年,“跟学生在一起的无数个时刻,让我体会到辅导员这份工作的价值”。

“第一时间能想到的人”

朱震宇在结束人才工程队员身份后,也选择成为专职辅导员。今年是她担任辅导员的第6年。

来自非洲冈比亚的加陆,从本科入学到研究生期间,辅导员一直都是朱震宇。在学习过程中,加陆希望从生物科学专业转到生物技术专业,第一时间找朱震宇商量。“他转专业的初衷是希望毕业后为家乡的生物医学建设做贡献。”朱震宇帮助他成功转到生物技术专业。

“导员,我出事了,能不能帮帮我?”有一次,加陆遭遇交通事故,第一时间拨通辅导员的电话。朱震宇甩下手头的工作,陪他前往医院,而后去交通管理队处理事故。在加陆经济困难时,推荐勤工助学岗位;介绍在中国的实习机会;推荐成为人类表型组大会志愿者……朱震宇不仅成为加陆的“人生导师”,更是常常陪伴的“知心姐姐”。

“搭桥铺路”规划师

2018年,已有12年辅导员工作经验的朱颂,通过专职辅导员招聘,成为法学院的辅导员。2020年,她成为学院研工组长,全面负责学院的就业工作。朱颂荣获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典型。2024年,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上海赛区总决赛中,法学院学生斩获金奖。

 本报记者 章佩林 汪祯仪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留学在上海,是怎样的独特体验?

<>

图说复旦

复旦大学校园开放日

<>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