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你相信吗?我们可以拭去星辰上的尘埃,尝试去点亮一片星空。有许多颗星星等待擦亮。
哲学学院有这样一支“繁星”队伍,从2022年春季在线上开展第一期随迁子女表达素养提升项目以来,已经走过了两年多的时间,服务了来自太阳花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开鲁新村第一小学和闵行区民办塘湾小学的三百多位随迁子女,形成了逻辑辩论、心理绘画以及即兴戏剧三大模块的课程,具体内容将根据孩子们的情况进行更新。
“繁星”闪耀在4个教学服务点,完成日常化授课、冬夏令营共十一期;创编一套全新的即兴戏剧课程,用丰富的肢体表达和话题涵盖度提升学生自信心;形成两套成熟的核心课程,“逻辑辩论”重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辨能力,“心理绘画”重在创建开放包容的表达环境;与两家艺术场馆合作,带领学生感受艺术家的多媒介表达模式,利用上海市内艺术公共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美育素养;汇集历史优秀教案、授课要点、教学技巧等,形成“繁星”志愿者手册,做足课程准备。
这是“繁星”的集体故事。这支名为“繁星”的随迁子女表达提升志愿服务队(后简称“繁星”服务队)成立于2021年末,针对随迁子女在表达方面呈现出的结构性问题,通过逻辑辩论、心理绘画、即兴戏剧三套主题课程对之进行干预引导。通过春秋季常规学期授课和冬夏令营短期授课,在为随迁子女带去丰富有趣的课程的同时,促进随迁子女表达素养和自信心的提升。往期课程项目曾获复旦大学社会实践十佳项目、“光华杯”三等奖等荣誉。
“繁星”照亮孩子的心灵,也辉映自己的天空。服务队集合了一批热情、友爱、关注社会议题的青年志愿者,在服务队的建设中,志愿者教师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建设课程内容,挑战课程创新,体贴学生生活。来自哲学学院的志愿者把理性思辨与绘画融合,开拓学生的思考角度,来自法学院的志愿者在课程中安排普法知识讲堂,来自历史系的同学在辩题中引入对历史真实的思考,增加了课程的丰度和广度。
“繁星”服务队致力于带领参与课堂的随迁子女发掘自己的表达能力。过去一年中,塘湾小学及太阳花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共有超过100人次的学生参与课堂的自主营造,完成了“未来城市创想”“时间胶囊”等主题绘画作品;还走进西岸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探索不同的表达媒介,寻找表达的新可能。
“繁星”服务队积极结交社会上其他关注随迁子女表达议题的“同路人”,开展公益项目交流会,分享公益教育的课程经验与前进方向。
“繁星”服务队还将保持开放的眼光,怀揣真诚的爱心,坚持奉献的信念,永远行走在公益教育服务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