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流课程:用成语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作者:梁启越 赵帅智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5-01-08

联动本研学生,连通线上线下,联结古今中外,这门课有点意思!让我们走进国家级一流课程,体验“成语与中国文化”之旅。

 一份问卷诞生的课程

自2005年起,“成语与中国文化”课程已走过20年。这门课主要面向留学生,讲授中国特有的成语及其蕴含的文化。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成语与中国文化”的第一任主讲教师王景丹一直记得,当初开设这门课程的契机是一份问卷:“当时我们学院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留学生最想学什么,很多学生选择了成语。”

带着学生们的向往,“成语与中国文化”在期待当中诞生,复旦也成为全国首批开设该课程的院校之一。“当时全国都没有相关的教材,我们自己上一课写一课。”课程还登上在线教育平台,免费开放,2024年秋季学期已有4800余人报名学习。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张媛会在平台上与选课学生交流互动,及时答疑解惑,致力于让更多外国学生受益。经过多年的积累,成熟完善的课程体系已然形成,然而授课团队并不愿止步于此,出版新教材、探索新模式、走出国门、将成语教学送往海外……她们对这门课有着更长远、更广阔的计划。

所有课文均为原创,打造“语言+文化”教学模式

成语寥寥数字,却意义丰富,堪称汉语宝库中的明珠,因此老师们在编写例句和课文时尤为讲究。如何最好地展现一个成语的句法功能?这需要在语料库里做上千条语料调查,从而呈现最规范、最常用、难度适宜的表达。

“所有的课文都是原创,这在语言教材里很少见。”老师们综合考虑常用性、习得难度、文化意义等因素去选择成语,将成语的教学在课文中串联起来,避免散装式、词典式的教学。“在一个文化的话题下去讲课,如何在传授文化知识的时候,自然地去呈现成语,实现语言和文化的融合是我们的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之一。”

正如课程的名称,成语和中国文化是不可能分割的,“我们重视的是语言与文化的融合,需要输出和表达,而不是语言归语言,文化归文化。”团队探索的新模式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真实语境中体会成语,让教与学玩出“新花样”

课堂总是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留学生在学习成语时融入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看法。

课程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留学生在学习成语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比如记忆负担较重,想用却不敢用等等。为此,每节课许国萍都会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鼓励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的应用,组织完成情景对话、主题讨论,让学生从真实语境中体会成语涵义,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成语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他们常对学习成语有着特别高的热情。“一些学生在学会成语后会非常爱用,甚至超标使用,三四百字的文章里面用十几个成语。”许国萍笑道。

不同于教师主导的传统课堂,这门课程的教与学玩出了新花样。其中,“小剧场表演”便是一种激励性的作业形式。不同学段的中外学生一起,从剧本撰写到表演排练,全程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紧扣课程学习内容,学生们对于“编剧”“导演”“演员”这样具有强烈实践色彩的身份有着浓厚的兴趣。

得益于在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培训中的学习和训练,课程团队对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模式有了更加深入地思考,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教学逻辑,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和建构课程。课程团队的三位老师都相信:“教和学双方都满意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成语是文字组合,也是文化传承,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我们希望在这门课中探索一种新的模式,让学生能尽可能早地接触一些语义透明度较高的成语,更早地深入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这是整个课程团队对这门课的初心和愿景。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