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3700余名2024级本科生齐聚正大体育馆,聆听本学期“强国之路”思政大课最后一堂专题大课。主讲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复旦大学1978级校友包信和以《争做民族复兴栋梁 勇当科教强国先锋》为题,与复旦青年学子共享思政“大餐”。
小岛里走出的复旦学子
“国家命运和个人成长和发展究竟什么关系?今天,我想用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
1959年8月,包信和出生在江苏扬中一个四面环江的小岛上。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次年,包信和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第一次走出小岛,走进大学殿堂,在这里完成他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学习。
1987年,作为改革开放后复旦培养的为数不多的博士生毕业生,包信和留校成为一名讲师,成为邓景发院士《物理化学》课程助教,并为研究生主讲《表面物理化学》。当时,国家鼓励留学深造,“时任谢希德老校长为我写了留学推荐信”,一年后,他获得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马普协会柏林FRITZ-HABER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
1995年,响应国家号召,怀着一腔热情,包信和选择回国发展,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启20年的科学攻关。2015年,包信和回到母校复旦大学任常务副校长,两年后,他成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我非常幸运。如果没有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也许我就不会有机会在这里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经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个人如水滴,国家如大海,水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包信和说。
“党和国家的召唤,
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迅速发展,清晰可见。但包信和提醒同学要客观认识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我国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价值链中没有技术含量可言的领域,即便付出强劳动力,获得也是最底层的、少之又少的微薄利润,“这是中国创新之殇”。
从基础研究差距、产业中低端问题到能源本征安全和现实安全面临的挑战,再到国际局势中美国“高墙小院”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打压,中国亟待解决六大“卡脖子”问题:高端制药、高端传感器、高端轴承、高端科研仪器、航空发动机、高端芯片。
“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面临过一样的封锁。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自立自强,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研究人员为之努力。在座的同学们,这些国家所需、国际所急,都与你们息息相关。党和国家的召唤,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们仍然需要
‘两弹一星’这样的精神气”
从中国为什么要搞“两弹一星”,到由谁来做、怎么做,再到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包信和结合史料娓娓道来。讲到投身中国核武器研制事业的郭永怀先生争分夺秒从事试验,最后不幸坠机,牺牲时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只为保护珍贵的绝密文件时,包信和有些哽咽。
“郭先生是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我接过先生的接力棒,做了第五任系主任”,先辈留下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精神,也如接力棒般传递。如今,包信和也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在场的复旦青年学子。“‘两弹一星’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样的精神气。”
“争做复兴栋梁,勇当强国先锋。”课程最后,包信和与全体同学共勉,“祝你们在复旦大学学习愉快,创新愉快”。在热烈的掌声中,包信和拿着话筒走下讲台,与同学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