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艺术有约”冠名的原创校史剧《相辉》,时隔一年再度登上相辉堂北堂的舞台。29位演员与近百名工作人员,共同还原百廿年前复旦人筚路蓝缕的创校历程与无私奉献的爱国壮举。
从排练到呈现,每一幕都凝聚了汗水与心血;从幕后到现场,每一位主创、观众都用行动丰盈着“复旦人”的内涵。让我们跟随复旦师生的深情演绎,回溯历史的长河,一同感受在舞台上愈发生动和深刻的“复旦印记”。
不忘来时路:原创剧本演绎先贤故事
1905年,怀着“让孩子们有书读”的赤诚,马相伯倾尽家产,创办复旦公学。在这块启蒙慧心的沃土,他主张“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并提出不限年龄、学生自治的革新理念,使复旦成为那个时代有识之士投身教育救国的实验田和爱国进步青年的汇聚地。李登辉接任校长后,他进一步确立了“服务、牺牲、团结”的精神,将复旦的教育使命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
从震旦到复旦,从马相伯的奋力开拓,到李登辉的深耕细作,再到无数师生的接力传承,这片校园见证了一代代理想的汇聚:是胸怀家国的师者因信念而聚,是求知若渴的青年因梦想而来,是风雨如晦的岁月因坚守而明。他们在黑暗中点燃火炬,在荆棘中开辟大道,在岁月长河中,镌刻下复旦精神的印记。
相辉如月,不独明天;师生同行,代代共勉。这便是今日复旦恢弘的来路,更是未来复旦再续华章的初心。
共同的名字:丰盈“复旦人”的深刻内涵
自2017年首部大师剧《马相伯在1913》首演以来,大师剧系列已陪伴复旦人们走过七载春秋。以马相伯、李登辉、颜福庆、陈望道、谢希德等复旦先贤为蓝本创作的原创佳作,成为激励一代代复旦学子的重要文化符号和精神丰碑。与其他传记式剧目不同的是,剧名“相辉”二字不仅仅是马相伯老校长和李登辉老校长的合称,更是百廿来一代代复旦人“相辉如月,共续前行”的信念。
以家国为念,以理想为舟,复旦先辈们因时代共鸣相聚相守,用行动刻画了这个共同体的轮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密织彼此的连结,“复旦人”的身份标识更加闪亮。在复旦先贤的故事中,有识之士、有志青年、华侨华人等不同年龄、身份的人们都因为教育救国的信念凝聚在一起,他们一齐为建设中国人自主创办的大学筹款奔走,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贡献力量。
在今日《相辉》的故事里,演员们来自五大书院近20个专业,其中有11位2024级新生,这也是他们首次以“复旦人”的身份亮相舞台。饰演汤佩琳的邵欣语是经济学院2024级的本科新生,初入校园,大师剧的排演经历与丰富活泼的生活体验共振共鸣,让她逐渐意识到:“复旦精神不仅仅是镌刻于故纸上的褪色诗行,更是蕴藏于日常生活之中的言行点滴”。
2024级材料科学系本科生邵志峰饰演的是蔡元培等角色,他认为复旦人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相遇中建立新的感动,相互扶持前进”的过程中萌发了认同感,这不仅描述了剧组成员们齐心协力、呈现最好的一出演出,同样适用于复旦先贤们艰苦创校的深厚情谊。
新闻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国清第二次在《相辉》中饰演李登辉老校长,经过两年的排练和感悟,他对于登辉老校长这一角色的理解更加深刻,“登辉老校长始终在付出,从未想过反哺,在李校长的概念里,学校和师生都是他的孩子”,创校之处李校长无疑是学校的主心骨和归属感来源,他的真诚付出、无私大爱都深深地感动、凝聚着这个群体。在话剧最后一幕,李校长收到校友捐款,哽咽道:“复旦同学视我为骨肉,辉平生无憾矣”。这种归属感并非血肉联结,李校长却耗费了毕生心血,只为建设更好的复旦。
微电子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珅畅在《相辉》中饰演马相伯,他深切地说,“排练中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与复旦人精神的深度对话。”人群的力量在于共鸣,复旦人的凝聚更在于共情。从台下、幕后到台前,中国语言文学系2022级本科生严静雯对复旦精神的共情不断加深。作为剧中的女学生,她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复旦前辈们坚定的信念、更加清晰地体悟到群体力量的奇迹。“女学生”虽无名,却因为在百舸争流中奋楫有了更响亮、更恒久的称号。从百年前为民族理想而奋力求学、奔走相告,到当代复旦人勤勉排练以《相辉》致敬先贤,传承的根脉未曾中断。
续写复旦故事:我们永远在路上
《相辉》不仅是一部校史剧,更是一堂生动的艺术思政课。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追求卓越。师生们动情的演绎与精彩的互动,将观众带入百余年前的历史长河与今日复旦的崭新面貌之间,仿佛在时光的隧道中穿行。
剧中的复旦先贤们团结奋斗、凝聚共识,推动了复旦的创校与发展,孕育了复旦精神的核心内涵;剧组的小伙伴们齐心协力,在演绎百廿复旦峥嵘校史时凝聚了深厚的情谊;我们在逐步了解和认同复旦的历史与精神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来源于对复旦精神的认同,也源于我们与复旦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今天的复旦学子将在“复旦人”这一共同的名字的感召下,在新时代中不断拼搏,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