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临床常见且极具挑战性的神经外科疾病。“三高”特性——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使其成为全球医学界面临的重大临床难题。
北京时间11月2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布一项复旦团队领衔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应用液体栓塞材料,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为解决这一临床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山)、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长海)指导下,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团队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国内31家神经外科及脑血管疾病中心共同完成。
11月22日上午,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举行。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特聘教授克雷格·安德森(Craig Anderson),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主编肖瑞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周良辅,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吉训明作专家点评。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会上讲话。
聚焦“三高难题”,新方法被证实有效
非急性硬膜下血肿,作为临床上常见需要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是血液集聚在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形成的亚急性或慢性占位性病变。传统治疗手段包括钻孔引流术和药物治疗,虽已被证实有效,但传统钻孔引流复发率高达12%-20%,而药物保守治疗恢复周期较长、不确定性大,且部分患者由于血肿扩大或症状加重仍需进一步手术。
这一背景下,脑膜中动脉栓塞技术应运而生。脑膜中动脉栓塞是指通过微创介入技术,将栓塞物(如液体栓塞剂或颗粒等)注入脑膜中动脉主干或其分支。脑膜中动脉是硬膜下血肿形成的重要血供来源,通过栓塞脑膜中动脉,从源头上阻断供血,从而减少血肿血供,使血肿内的血液逐渐被吸收,促进血肿的缩小;同时,该方法可以防止新鲜血液的注入,减少血肿进一步扩大的风险。
作为一项微创、精准的治疗方式,这项创新治疗在技术上减少了传统手术的创伤性,可精确靶向针对血肿区域,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在原理上通过栓塞供血血管,减少血肿的再生和进展,因此受到全球神经科医生高度关注。但这一方法的疗效始终未得到高级别证据的支持。
基于这一临床需求,2020年,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支持和周良辅院士指导下,毛颖教授和刘建民教授牵头,联合全国31家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中心,共同启动了应用液体栓塞材料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这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MAGIC-MT),以全面评估辅助性脑膜中动脉栓塞术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证实,辅助性脑膜中动脉栓塞结合传统治疗对比单纯传统治疗并未在减少血肿复发或进展方面显示出统计学差异,但却能显著降低无需钻孔的症状性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血肿进展率;在将血肿复发或进展导致的神经系统相关死亡患者纳入首要终点时,辅助性脑膜中动脉栓塞可以显著降低所有症状性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复发与进展率。
在申康中心临床研究三年行动计划资助下,这一研究在中国12个省市31家分中心开展,是全球同期最大样本量的针对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RCT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毛颖教授作项目研究成果展示
“这项研究既是milestone(奠基石),也是stepping stone(垫脚石),未来能帮助我们迈向更高的研究目标。”毛颖说。
从追随者到竞争者,“中国答案”造福全球患者
毛颖教授代表全体研究者在2024年美国卒中大会发布研究结果
在今年2月举行的2024年美国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最新重磅研究(Late Breaking Science)环节,毛颖曾受邀就该项研究成果作发布报告,被认为是一项令全球脑血管病领域振奋的研究,为全球相关指南共识更新提供重要证据。
“这项课题不单单是发表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支完备正规的临床试验团队,能为将来的工作提供帮助。我们也愿意为更多的临床试验项目提供更多的‘中国答案’。”毛颖表示,研究过程是一个跨学科合作的过程,未来将更强调脑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学科融合与跨界合作。
据悉,这一研究及同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EMBOLISE、STEM研究共同回答了脑膜中动脉栓塞这一微创创新方法在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同时为全球临床医生提供了有效、安全、灵活的治疗方案,最终惠及包括高龄患者在内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三项研究结果同期发布,也标志着中国临床研究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转变,“中国临床研究团队已从追随者,成长为重要的竞争者和合作伙伴。”肖瑞平这样评价。
“临床研究没有终点。”毛颖表示,未来还将大力推进临床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方向涵盖课题设计、评估、统计、分析等各个方面,“这也是我们和国外团队比拼必备的条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顾宇翔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鹏飞教授、李强副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刘建民教授、华山医院倪伟副主任医师、上海长海医院左乔副教授、华山医院杨恒博士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彭亚教授是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论文链接:http://doi: 10.1056/NEJMoa24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