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卫锋讲述法律给予自己的力量

作者:胡慧中、刘栩含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4-11-13


1022日下午,上海仲裁协会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校友俞卫锋重返母校,走上相辉堂讲台,以《法行天下, 律引人生》为题,开讲“强国之路”思政大课。

“有法律给我撑腰”

本科期间开始职业生涯

“我刚才进学校的时候,特地去拍了这张照片——这是复旦的5号宿舍楼,5号楼526室当时是我大三、大四的寝室。”俞卫锋说,“我的‘职业生涯’就开始于复旦大学,开始于5号楼526室。”

1989年,俞卫锋考入复旦大学法律系国际经济法专业。在这座学府,俞卫锋受到“要将法律注入民族的灵魂”的鼓舞,积极进取,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异。他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我。

如何学以致用,将日常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处理案件中?怀着长久的思考,大三那年,俞卫锋与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创办了“复旦学生实验律师事务所”,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无偿帮助学校师生处理法律纠纷。这个社团成立与活动的地点——5号楼526室,成为俞卫锋律师梦的萌芽之地。

回看这段经历,俞卫锋笑称自己是“无证执业”,还承担了“律所主任”的责任。“如果说专业学习提升了我的认知力、思辨力和书面表达力,那课余的兼职工作为我打开另一扇窗,不仅提升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口头表达力,也磨炼了我的判断力、执行力和抗压能力。”

“总结一下我自己,就是一个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心无旁骛的律师。”俞卫锋言语温和而有力,“我还是一个永远的复旦人。”

“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

从量到质、从体系到文化

俞卫锋从自己在校期间的法律实践经历和执业历程讲起,以个体的视角引出我国法律体系和法治环境的变迁,律师这一职业的发展变化是其中重要缩影。

“律师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律师应当为谁辩护?”谈及这一问题,俞卫锋的回答掷地有声而充满信念:“律师要守护程序的正义。我们是在为制度辩护,一个人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必须经过法律的审判。这是我们以生命在捍卫的权利。”

以上海“新天地”的旧城改造工程为例,俞卫锋探讨立法与执法层面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他曾经作为贷款方的律师,深度参与到这一工程之中并为之自豪,直到有一天他读到一篇新闻报道,“从宏观层面看,拆迁是必须的、必要的,但在微观层面,这一举动会涉及千家万户。”

通过这个故事,俞卫锋用以小见大的视角引出了我国房屋“动拆迁”制度的变迁。以“房屋征收”取代“动拆迁”,可以看到我国的立法从原来的强调效率到越来越强调公平的明显转变。“立法就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进行权衡。我们的立法从效率端不断走向公平端。”

谈及法律文化的重要性,俞卫锋回忆起自己曾在复旦2023届毕业典礼上被问到的问题:在这几十年的工作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他当时回答:“让更多的人相信规则的力量。”而让规则的意识注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便是法律文化的意义。

Think out of the box。”俞卫锋给出对复旦学生的寄语,“大学生活刚刚开始,大家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用开放的思维去拥抱新时代。”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