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阳光澄澈。11月2日上午,中国文学史编纂与教学研讨会暨刘大杰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在复旦大学举行。研讨会邀请近10所高校与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刘大杰先生与文学史、文学史的书写与编纂、文学史的阅读与教学等三个主题开展圆桌会谈,以纪念刘先生为契机,分享文学史教材编纂和教学实践的真知灼见。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在致辞中表示,希望这次会议有助于文学史编纂与文学史课程的发展,有助于未来的中国文学研究和高校文科人才培养。人文学科是复旦珍贵的学术“老根”,也是文化基石。复旦一代代学人要传承老一辈学者的学术精神,胸怀大格局、扎根大学问、心向大先生,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方法创新,努力出成果、出思想、出人才,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研讨会由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高等学校文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共同主办。刘大杰先生学生陈允吉先生、吴中杰先生、应必诚先生、江巨荣先生,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复旦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出席开幕式。
一部中国文学发展史,书写著作里程碑
“李白的一生是最平凡的,也是最不平凡的……所谓最平凡的,他一生没有做过一点正经事;所谓最不平凡的,他是什么事也做过,什么生活也尝过。那最平凡的生活,使得他不能成为廊庙之器;但是那最不平凡的生活,使得他成为最伟大的诗人。”研讨会上,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陈尚君在致辞时,读了一段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写李白的话。
文如其人。这平凡与不平凡,也映射着刘大杰的人生。
1904年,刘大杰出生于湖南岳阳。就在这一年,由张百熙、张之洞等编制的《奏定学堂章程》正式颁行。同年,林传甲在京师大学堂开设《中国文学史》课程,成为现代大学古典文学教育的起点。
“刘大杰先生是《中国文学史》这门学科的同龄人。这注定他的一生与这门学科产生难以割舍的联系。而他的生命,也伴随着这门学科的持续发展而得以不朽。”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程苏东说。
刘大杰未满周岁丧父,家境贫寒,十二岁教他识字读书的母亲杨氏去世。他放过牛,种过地,做过两年织毛巾、制阳伞的童工,在困苦中坚持自学,十六岁考入武昌旅鄂中学,三年后考入武昌师范大学。
刘大杰勤敏好学。在高师期间,他博涉古今、学贯中西,除了埋头研究汉赋、唐诗、宋词等,还喜欢读鲁迅、胡适、郭沫若、郁达夫等的文章和译作,在选修英文时,又阅读原文《英美小说集》。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创作和研究奠定基础。他曾撰自传体小说《三儿苦学记》,叙述自己的成长过程。“这段经历,即便相隔百年,对现在年轻学子也具有鼓舞的意义”,陈尚君说。
1933年起,刘大杰两度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29年间,他曾任文学教研组主任、中文系代主任,是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任职期间,他的主要精力集中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上。在《魏晋思想论》的前言中,他曾说:“文学思想的发展,魏晋时代是带着革命的意义的。”30年代后期成稿的《魏晋思想论》,可视为他研究文学史的前奏。
《中国文学发展史》是刘大杰研治文学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虽较晚出版,但后来居上。30年代后期40年代初期,他在中国文学史课程讲义的基础上,编写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完成于1939年,出版于1941年;下卷完成于1943年,出版于1949年初。其后,他三度修订《中国文学发展史》,增补了《史记》、小说、戏曲等内容,克服困难、精益求精,整个历程长达近半个世纪。在上世纪60年代,该书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文科教材。
1904年,首部由国人撰写的文学史著作《中国文学史》问世,到20世纪前期,文学史通史性质的书出版了80余部,为何是这套书确立了中国文学史著作的基本范式?
复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认为,其中有三个原因:理论特色、时代立场、个性化特征。“这套书站在“五四”新文化的立场上,汲取自“五四”以来中国社会思想发展与学术进步的成果,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新的总结。《中国文学发展史》正是各种文学史著作中最能显示个人学术风格和个人审美趣味的一种。史家的理性与诗人的感性在此书中共存。”
相比于后世以团队为形式所编撰的文学史书籍,《中国文学发展史》由刘大杰一人所写,使得全书行文统一流畅、富有文采。读过此书的人,大都有此感受。
“1977年,还是高中生的我第一次读到关于中国文学史的著作,便是刘大杰先生这本。”中文系教授查屏球说,他对其中所引的唐人诗文与刘先生解读,兴趣尤浓,将其中唐诗都抄录了一遍。
“刘先生一辈子既有创作,也有研究,留下不少著作。《中国文学发展史》是他最受认可的著作之一。在我读书时,便用它作为教材。1993年,我开始在复旦任教,备课时也用这个教材。”图书馆馆长、中文系教授陈引驰介绍,《中国文学发展史》篇幅大、内容丰富,既有法国朗宋、丹纳等人思想的影响,又延续了刘大杰对胡适、王国维、梁启超的研究,可谓是中西结合的结晶。
纵观刘先生的一生,他始于文学创作,继而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终则潜心中国文学史的教研工作、创作活动,炼就出一支生花妙笔。1983 年,刘大杰先生辞世六年后,教育部重印《中国文学发展史》并作为全国高等学院文科教材,至今依旧润泽广大学人。
薪火相传:古代文学教研的发展与创新
复旦大学中文系是“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和研究的重镇,复旦中文的早期耆旧中郭绍虞、朱东润等,对古代文学史有深入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
薪火相传,1949年以后,除了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之外,复旦中文在“古代文学史”学科教材上建树颇多。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文学史教学最重要的专业读本,郭绍虞先生、王运熙先生、顾易生先生主持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和多种“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材,是“文学史”课程的重要辅助著作。
20世纪末,中国文学史研究处于转型期,中文系教授章培恒与骆玉明合作主编《中国文学史》(三卷本)应运而生,一经问世,全国哄动,被誉为“石破天惊”之作。孙明君先生曾说:该书“开创了文学史研究的新境界,它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文学研究打破了旧的思维定势,完全走出了政治因素干扰的时代”。
其后,二人又在此基础上,修订出版了《中国文学史新著》,不仅在教材界取得影响,而且在学术界产生反响,兼具学术上的高深度与教学上的适宜性,该书还被译为日文。骆玉明单独撰写的《简明中国文学史》被翻译成英文、由欧洲重要学术出版机构印行,为国人文学史著作中的第一部。
要编写一部系统的文学史,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是:文学的根本价值何在?推动文学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什么?五四时期与“白话文学”的口号相对应提出了“人的文学”的口号。这种对人性的关注在刘大杰先生的著作中初见端倪,也在《中国文学史》及其后的著作中体现。
“我们的基本写作原则——文学的发展与人性的发展同步……固然一如既往,但也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尽可能地显示中国文学的前现代期所出现的与现代文学相通的成分及其历史渊源”,章培恒先生在增订本序中如是说。
《中国文学史新著》在前作之上作了重大修改,做了不少以前文学史著作没有进行过的工作。例如,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分期上,该书改变以朝代划分的中国文学史著作通例,把现代以前的中国文学划分为上古文学、中世文学、近世文学三个阶段,在中世文学中又分发轫、拓展、分化三期。肯定《大招》作于秦末,以《诗经》为依据,探讨我国诗歌从周初到春秋时的发展过程……该套书问世不久,进入复旦中文系学子的课堂,成为人手一本的必读经典。
简明概论结合原典导读,探索中国古代文学史经典课程新思路
“教材与教学并非亦步亦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如何使用教材,又能够适当脱离教材加入当代新取得的研究成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朱刚说:“这也是我们举办这次研讨会的目的之一。”
复旦大学中文系拥有强大的古代文学研究团队。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为教育部首批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古代文学重点研究基地。自建系以来便有“古代文学史”这一基础课程,历代多有名家学者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延续至今。
据复旦学子回忆,刘大杰先生在教授《中国文学史》相关课程时,不仅对书中各种细节如数家珍,还能描述出生动的画面,让大家听后舍不得下课,放在今天,这就是“网红老师”的授课现场。
同样的场景,在今日复旦依然可见。骆玉明在复旦大学讲授文学史课程,学生常席地而坐、挤满课堂,过道上亦常有人在窗外听讲,是复旦有名的风景。2004年,由他领衔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与课程多有相关的《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课程于2009年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我讲课时,常会和学生说,我不能保证我讲的观点、知识一定是正确的,但是我能保证——我讲的内容都是经过思考后,以一种诚恳的方式告诉给大家的。我的目的仅仅是让大家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能够引起思考。”
“中国文学史”是中文学科上最主干、最具代表性的课程,授课量也是最大的。课程坚持开设平行班,每一学期基本开设二至三个班级,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同时也会组织有利于互动的小班化教学。
按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一书“唐代以前”“唐宋时期”“元明清”的三阶段划分,复旦大学中文系把“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分三学期授课,加上现当代部分,至少需要五个学期(虽然学生常常会同时修习古代部分与现当代部分)。这种划分方式,与复旦中文学科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宏观判断息息相关,背后含“唐宋变革论”等学术资源支撑,也蕴藏着较高的学术含量。
自2002年开始,由复旦中文系原系主任陈思和主导,整个古代文学研究团队开始以“文学史概论+经典原著精读”形式,探索授课新模式,在上、中、下三学期的《古代文学史》,开设《原典精读》与之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如,在开设上段文学史(也即唐代以前)的时候,往往同时开设《<论语>精读》《诗骚精读》等课程,帮助学生点面结合,事半功倍。
“一开始,中文系开了《论语》《庄子》《史记》《世说新语》四门课程导读,之后不断增加经典导读课程。到2022年,全系已有十几门这样的经典细读”,陈引驰说。
经过代代中文人的集体传承与努力,2023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课程。课程团队梯队层次丰富,陈引驰任课程负责人,朱刚、陈维昭、侯体健、陈特等教师担任课程团队成员,中青年结合,既推进教师梯队建设,也充分发挥出复旦中文学科传统优势。日前,陈引驰正整理多年来的授课内容,将以生动易懂的口语、深入浅出的方式,面向更广大人群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史。这套书籍即将出版。
80多年前,刘大杰先生在《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序言中写道:“中国文学发展史,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最精彩的一部分……文学是人类的灵魂,文学发展史是人类情感与思想发展的历史。”
而今,复旦大学中文系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建设仍在持续推进,走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