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著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上海市首批社科大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获得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简称:国务学院)教授陈其人(1924-2017)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历时五年筹备,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八卷本《陈其人文集》今天在复旦亮相,文集首次全面总结了先生生前公开出版的全部学术著作,力求完整展现其政治经济学思想体系。
据悉,《陈其人文集》的出版,是继去年11月陈其人雕像在复旦揭幕后,“礼赞上海社科大师”系列纪念宣传活动的又一重要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尹汉宁、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在文集出版座谈会上致辞。
文集系统总结陈其人学术思想体系
陈其人先生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教学和研究,在经济学说史、古典经济学说、《资本论》、殖民地理论等学术领域多有建树。为系统整理和传承先生的学术遗产,复旦大学国务学院于2019年立项《陈其人文集》编辑出版工作,成立了由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编委会,开始了文集的编校筹备工作。
先生学术思想宏富、体系严密,作品时间跨度大。《陈其人文集》共计440万余字,首次涵盖了先生公开出版的全部共24部学术著作,文集根据不同主题分为八卷,集中呈现了陈其人在特定领域的理论贡献,包括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刻见解、对殖民地理论和帝国主义理论的独到分析,以及对南北经济关系的深入研究等,完整准确地体现了其研究全貌与思想脉络。
值得一提的是,文集充分保留了作品原貌,同时附手稿真迹,生动反映先生学术风格。文集的问世,不仅是对陈其人学术生涯的系统总结,也是对他在政治经济学领域所作贡献的深刻纪念,展现出老一辈学人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所作努力。
“陈先生不是我的导师,但他对我的影响是至深的。”在复旦读书期间,林尚立曾受惠于先生的两门课程,先生严谨缜密的课堂风格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陈先生是一位把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学打通的学问大家,他为我们树立了为师、为学、为人的标杆。”林尚立表示,《陈其人文集》是一项重要的学术集成成果,对传承、研究先生学术思想有重要意义。
从1956年发表第一篇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文章,到1984-2009年间继续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帝国主义理论,陈其人常研常新、孜孜以求的学术精神让《陈其人文集》第六卷(《世界经济体系理论》)校阅者、国务学院教授张建新印象深刻,“在编辑过程中,我时时感受到陈先生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学术钻研精神”。
据张建新介绍,文集编写团队对文章进行了详尽考据和全面校订,校勘文内注释6100余条,注释内容涵盖陈其人的主要理论观点、学术背景及历史语境等,确保了文集的学术严谨性和文献价值,使得《陈其人文集》不仅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理论著作,更是一部深入解读陈其人思想的重要工具书。
翻开《陈其人文集》,先生学术视野之广、理论思想之深于字里行间中展露无遗。“陈先生有很多重要思想,包括如何读出《资本论》里的政治学理论,以及他的研究方法——如何从经济分析接入,对政治现象做分析,这一点尤为重要。”《陈其人文集》第二卷(《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第三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校阅者、国务学院教授陈周旺亦有感于陈其人对当代政治经济学的深刻洞察,特别是与沃勒斯坦等学者进行的思想对话,“我们在读沃勒斯坦的时候,未必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批判视角,而陈先生的著作是以一种平视的眼光看待分析沃勒斯坦的思想,这对我们很有启发。”
一生致力于《资本论》研究
位于复旦大学国箴园的陈其人雕像
“为穷人摆脱贫困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陈其人学人生涯的写照。他将毕生心血倾注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在斯密教条及庸俗政治经济学批判、货币理论和价值理论、危机理论和危机周期性问题、殖民地理论和帝国主义理论等方面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探索,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他根据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对亚当•斯密教条及其错误根源和影响的批判分析,对马克思创建的货币直接是社会劳动理论及发达国家货币相对价值较低理论的阐发,对历史上几次关于物价上涨原因探索的评述对危机理论和战后危机周期性问题的看法,对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的论述都是发前人之所未发。
“中外古今、东西南北,既有政治经济学原理,又有经济学史,既有世界经济,又有中外经济史”是对陈其人学术生涯的概括,而所有这些,他认为都是自己以“致力于《资本论》”为基础再加努力的结果。
“陈其人先生关于《资本论》及社会经济形态和规律、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形态、周期和规律的研究,是我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很少从一个学者的作品中所油然而生的学术思想的威严感。”《陈其人文集》第七卷(《世界经济发展与南北关系》)、第八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校阅者、国务学院院长苏长和说,先生学术思想的威严,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原理的信仰和信念,更源于他全部著作逻辑严密、一以贯之、井然有序、自成一体、学术思想博大精深所产生的学术威严感。
1950年起,陈其人先后在复旦大学经济系和国际政治系任教。马克思以历史唯物论的方法研究社会、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所揭示的深刻规律让他深受启发,因而他也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自己的研究。他是国内最早总结由亚当•斯密提出而为马克思肯定的关于资本主义的两种殖民地理论的学者,同时继承并阐发了王亚南教授关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的研究成果,提出从土地关系开始研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论纲。
他的学术贡献不仅在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应用,更在于他对当代政治经济学问题的独到见解和深入分析。他的研究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为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提供了重要视角。
他曾说:“我一生都在致力于《资本论》,走自己的路,不要管别人说的话,独立的学术人格是学者的必备素质,要老老实实做学问,不能夸张,不能浮夸。”
作为教育者,陈其人教授始终倡导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认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他强调,对于复旦这样的研究型大学而言,无论是新教师还是学生,深入掌握方法论的研究学习至关重要,否则,学科创新和新学科的建立将难以为继。
“排除是舍象,揭示是抽象,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互补面。”他鼓励学生们从现有资料中提炼出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这种严谨的批判性思维不仅体现在他的教学中,也深深烙印在他的研究之中。他的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尤其是对帝国主义作为垄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洞察,正是基于对卢森堡资本积累理论的批判性吸收(尽管该理论在理论层面上存在缺陷),从而提炼出富有启发性的方法论。如果没有对方法论深刻的理解,就难以产生“即便错误中也蕴含着正确因素”的深刻洞见。
古稀之年又迎学术黄金期
陈其人先生(左二)晚年
“没有架子”——陈周旺这样形容生活中的陈其人。晚年时期,陈其人常常会去学院的资料室坐上一坐,阅读各类文献书籍。每到饭点,他也会和师生们一样,去到文科楼附近的教工食堂,和大家一样排队打饭。精神好的时候,“技痒难耐”的陈其人也会欣然走上讲台,和师生们讲讲劳动价值论,谈谈卢森堡这只“革命之鹰”。他经常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从不读稿,又总能娓娓道来、鞭辟入里,听众中既有慕名而来的青年学子,也不乏多次前来听讲的专家学者。
图为陈其人先生晚年用于保存书稿用的软盘
1997年国庆前夕,73岁的陈其人因病在家休养。为了让他多接触平常喜爱的东西和爱看的书,家人们为其准备了一台电脑。于是他天天苦读“王土大木工、目日口田山...”,硬啃下五笔打字法,甚至做到了计算机键盘盲打,这也让古稀之年陈其人进入了学术研究的又一黄金期。
在陈其人公开发表的24部学术著作中,有三分之一是在其八十高龄后完成的,这其中包括了多部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如85岁时发表的《李嘉图经济理论研究》,86岁时出版的《东西方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以及90岁时发表的《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研究》。
他晚年惊人的学术生产力,也与他“不吐不快”的鲜明个性密切相关。2002年,陈其人的代表作之一《世界经济发展研究》正式出版。这本书的初稿和定稿相隔了5年多时间,期间他因三次生病而不得不中断写作。第一次住院时,陈其人还乐观地将初稿带入病房,准备修订,但由于严重的失眠和药物副作用,他无法集中精力思考和写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三次出院后的一段时间。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他终于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修订。当家人问他为何要如此坚持写作时,陈其人只是平静地回答:
“脑子里想着问题,不写出来不痛快。我图的是痛快!”
如今,《陈其人文集》的问世,是对先生学术成就与学人风骨的最深致意,他的思想也将如同一座灯塔,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照亮后来者探索真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