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李英霞课题组发现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p300溴结构域抑制剂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药学院发布时间:2024-10-14

腺病毒E1A相关的300 kDa 蛋白(adenoviral E1A binding protein of 300 kDa, p300)和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binding protein, CBP)是一对高度同源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其催化结构域(catalytic domain, KAT)和溴结构域(bromodomain, BRD)分别催化和识别组蛋白赖氨酸残基的乙酰化,从而调控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p300/CBP的异常表达和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被认为是癌症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复旦大学药学院李英霞教授课题组近年来报道了多种新型p300/CBP抑制剂(作用于KAT或BRD)和降解剂,多个优选化合物显示出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

近日,该课题组与临港实验室黄洵研究员课题组、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药物化学专业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Discovery of CZL-046 with an (S)-3-Fluoropyrrolidin-2-one Scaffold as a p300 Bromodomain Inhibi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新型p300溴结构域抑制剂CZL-046并研究了抗多发性骨髓瘤的活性和作用机制。

该研究团队前期通过骨架跃迁策略发现了一种含有吡咯烷-2-酮骨架的新型p300溴结构域抑制剂,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开展成药性优化,通过肝细胞代谢产物分析实验确定了化合物5的代谢位点,经过系统的结构优化获得了候选化合物CZL-046,分子在保留活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代谢稳定性(MLM t1/2=58.5 min)和口服生物利用度(F=84%)。该化合物能够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OPM-2的c-Myc和IRF4的转录及c-Myc和H3K27Ac的表达,并在小鼠体内模型中显示出较强的肿瘤抑制效果,具有成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的潜力。此外,研究团队还通过衍射实验得到了化合物的单晶结构以及和CBP溴结构域的共晶结构,为该类抑制剂的分子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2022级博士研究生陈宗龙、临港实验室杨红和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张岩副研究员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复旦大学药学院李英霞教授、临港实验室黄洵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研究员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科委、上海市科委和广东省科委的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4c01984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孙芯芸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