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是维护生命、维护死者尊严的最后一道关卡。‘为生者权,为死者言’就是这个意思。”10月9日,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警务技术四级主任秦明做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文化讲堂“走近法庭科学”科普活动,这位知名法医和悬疑小说作者接连在医学院和校本部做了两场讲座,场场座无虚席。
女生想要干刑侦难吗?
秦明的作品都始于真实案例,小说和改编影视剧很受读者和观众欢迎,也为很多年轻读者埋下了学法医的种子。讲座上,一则则精彩的案件引人入胜,大家跟着秦法医抽丝剥茧,惊叹于法医寻找到的真相带来的“反转”,体会到这份工作的重要价值。
“听说您在读书的时候,还没接触专业课就去实习了。您是什么时候找到对法医的职业认同感的?”学海无涯,专业认同和职业归属对年轻的医学生来说还并不具象,秦明非常理解。他告诉学生,正是一次次实习,在真实的一个个案件中清楚地看到了带教老师对案子的作用,看到了这份职业的闪光点。“一旦发现这种闪光点,就会爱上它,甚至是欲罢不能的。”
在复旦上医,法医专业的医学生男女比例达到了1:1,许多女孩选择了这既需要情怀又需要勇气的专业。现场也有女同学提问:“女生想要干刑侦、当法医,现实中是不是特别难?”秦明的回答很真诚——女法医很少是事实,法医的招录需要改革,但观念正在改变,而且女法医细心、有爱心,都干得很出色。
法医学经历巨大的革新
曾有人调侃,“法医不用烦恼医患关系”,秦明澄清“纯属误会”。“死者不会说话,但是家属会说话;法医也会对伤者做伤情鉴定,常常发生异议。压力并不小。”秦明还曾因科普热点案件中的法医学知识而遭到网络暴力,这些经历更让他坚定了通过写作、讲座等方式让公众了解法医和法医学知识的决心。他在《法医之书》开篇就告诉读者:法医学知识不仅是破案知识,也是救命知识、应急知识、防骗知识,了解法医学知识对普通人来说也很有用。
刻板印象或偏见正在减少,但法医和法医科学仍然需要更多关注。复旦法庭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成涛告诉记者,目前全国从事法医或法医学鉴定的工作者约3万人,法医科学也早已不是仅靠“解剖一把刀”,正经历巨大的革新——今年4月新成立的研究院,就聚焦全景式犯罪现场刻画、规范化生物医学证据解读、智能化精准取证与分析等领域,并且依托法医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法学等培养交叉创新的法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