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大课】邬惊雷:如何成为新时代优秀医学生?

作者:赵天润、曾译萱摄影:成钊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4-10-09

“作为一个讲者、一个学长,有机会站在这个讲台上,我非常荣幸。我想从自己的角度来跟大家分享:如何成为新时代优秀医学生。”

10月8日下午,复旦上医校友、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在相辉堂面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法医学、护理学、药学等专业2024级本科新生开讲“强国之路”思政大课。这也是本学期医科大类首场思政专题大课。

拥有复旦的基因,流淌着上医的血脉

高中从复旦附中理科班毕业考入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完成从理科生向医学生的转身;大学与良师益友在教学相长中走向职业起步;工作后,从医生逐步走向管理者……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邬惊雷感慨,“在学校的所学所得,让我意识到自己是改革巨大的受益者,同时,也是上海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参与者、推动者、组织者。

大屏幕上放着两张特殊的照片:一张是SARS期间邬惊雷作为医院的医疗主管处理工作,一张是参与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建设工作。从医者到管理者,参与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在他看来是对个人知识、团队协作精神、科学精神的挑战。“对我来说,在上医、在复旦的熏陶过程,都是有意义的。我拥有复旦的基因,流淌着上医的血脉。”

在生物医药新时代,如何成为优秀的医学生?邬惊雷认为,传统的读书多、课时多、学制长的医学生生活以及按部就班的医学职业发展路径,在大发展的今天已不是唯一的模式,“未来我们的发展不仅仅是临床医生,更可以是医学科学家、医学工程师、医学发明家和医学管理者”。

从医学发展历程中寻找启迪

医学是最古老、最基本的科学。从医学发展历程说开去,邬惊雷希望通过古今发展对照,让同学们在走好脚下路时,一窥如何面对未来。

从文艺复兴时的解剖学雏形,到十六世纪开始建立科学体系,从十七世纪显微镜发明和应用、十八世纪生理学/病理学发展,到十九世纪细胞病理学理论的提出,基础医学研究缓慢成长,临床医学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黑死病让人们意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预防医学走进人类视野。19世纪护理学开始起步,同一时代,细菌学建立、药理学起步。回首二十世纪前的医学特点,邬惊雷总结为:整体发展缓慢,对疾病认识有限、医学理论基础薄弱、治疗手段有限……

二十世纪,三大科学发现推动医学进步,近现代三次科技革命加速医学发展,诞生了第一台X光机、第一台心电图机,超声波成像技术开始用于临床诊断,并延伸出超声造影、介入超声、内镜超声等分支。

“我们当时做实习医生时,从心音、杂音、X光下心影的大小去判断可能的诊断。现在的实习医生听到杂音,往往考虑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这是很大的不同”,邬惊雷说。

磺胺药、青霉素被发现并应用,医疗辅助装置带来新突破,器官移植发展成熟,介入治疗蓬勃兴起,微创手术逐步成为手术领域主角,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组学技术快速发展,精准医疗理念的提出,使医学的发展已能对疾病和不同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

邬惊雷直言:“我从1980年进入大学,从医学生到主任医师至今已经44年。职业发展的历程让我看到医学飞速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以前我实习时,做一台直肠癌手术,是一个大手术,耗时很长。现在机器人手术,手术时间大为缩短。”

“现在我们可以把在上海各个医院做的血糖结果合并,动态监测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当信息化数智化介入医学,与药物研发结合、与医疗服务结合、与慢病管理结合,医学服务也有了新图景。

邬惊雷表示,以公共卫生为例,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工作聚焦疾病预防、健康保护、健康促进、公共安全四个方面,在国民健康领域取得瞩目成效。

“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是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邬惊雷总结道,二十世纪以来,医学发展迅速,分支领域不断拓展,基础研究持续深入,促进临床发展,其他学科领域带动作用强劲,这就需要综合的人才教育培养土壤、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促进成长的各类资源,从而培养医学生优秀的品德素养和宽阔的视野格局。

好的医学生善于学习和交流,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善于利用不同领域的优势,善于发现自我不足,有能力,有勇气,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复旦上医为现代医学人才成长提供沃土

现代医学高速发展,对医学生的品德素养、视野格局、问题意识等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能为现代医学人才成长成才提供沃土”。

上海医学院建立之初,档案资料《创设上海医科大学意见书》中强调,“医学为民族强弱之根基,人类存亡之关键。”创建一所由国人自主创办的完整西医大学,对建立中国独立医学教育体系具有重大意义。1927年,上医应运而生,为中国培养自己的现代医学人才。

虽历经磨难,却始终勇往直前,效力于国家和民族,抗美援朝期间,上医先后派出三批医疗队(共154人)参加伤兵救治工作,协助创建东北军区军医学校(现第一军医大学)。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后,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儿科医院等即刻组建医疗队奔赴救灾第一线。

在上医近百年的发展史中,上医人为中国卫生健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涌现了黄家驷、胡懋廉、钱惪、张昌绍、荣独山等著名医学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创造了许多“第一”。从1955年研制国内首台国产肺功能检测仪、1959年国内首创真丝人造血管应用于临床,到1972年研制全国第一台标准平板型人工肾,邬惊雷说,“仁爱始终、立人为国是上医的基因”。

新一代上医人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团队“创建外周-中枢通路修复肢体运动障碍的重大技术突破及理论创新”项目荣膺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沈镇宙教授、邵志敏教授团队在三阴性乳腺癌分型和治疗等领域成果显著。

2000年,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为医学生创造更加优越的成长条件。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复旦大学推进生命、物理、化学等传统优势学科与上医各附属医院优势力量交叉融合,形成多个多学科交叉的科研机构,为医学生提供良好发展平台。

“新时代复旦上医人才培养的理念,应把‘三维度、一基础’作为重要内容,即以身体素质为基础,培养医学生的品格素养、专业能力与通用能力。在扎实掌握学科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医学生要把握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关系,在专业能力之外,加强人文素养、文学修养、叙事能力和美的涵养。

北京协和医院的郎景和院士,以对生与死、苦与痛的终极关怀写下《一个医生的故事》,将医生的人道、人性娓娓道来;我国肝脏肿瘤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杨秉辉教授画得一手精美的钢笔画;宁寿葆教授小提琴演奏水平极高,闻玉梅院士用病毒颗粒图设计领带,中山医院心脏超声科陈海燕医生还设计科普漫画,“当医生有美的训练,在临床上有独到的见解”。

“我们国家和民族要在未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代同学们责任重大。”在课程的最后,邬惊雷以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的一段话,叮嘱同学们要传承复旦上医的优秀文化和精神,服务国家、民族。

听完这堂思政大课,现场同学提出自己的思考。2024级护理学院管惠文在现场提问:“未来,医学与人工智能结合已经是必然趋势,医学生应该培养哪些素质应对这一趋势?”

“人工智能对医学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邬惊雷说,“作为医学生,更应当夯实医学基础,洞悉科技发展前沿,与人工智能的专业从业者进行合作,促进人工智能和医学的结合发展”。

来自中山临床医学院2024级临八班的马志健提问:“在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健康中国战略的实践将受到怎样影响?”

“基因编辑技术对医学发展起到革命性作用,未来有望在基因诊断、癌症治疗、基因缺陷所致罕见病的产前介入等方面取得突破”,邬惊雷说。

“近两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都与RNA的生物学与生理学功能密切相关,RNA技术在医学领域具有怎样的应用发展前景?”2024级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强基)专业刘枝栋对此产生好奇。邬惊雷作答:“未来,RNA技术可能在肿瘤相关疫苗、药物研发领域取得突破。”

相较于前沿技术,药学院张译支同学更加关注医学科普领域:“目前,小县城医学教育宣讲活动较少,复旦大学学生志愿者如何促进医学知识的基层科普?”邬惊雷建议,学生志愿者可以与卫生健康组织合作,通过视频、图片、讲座等现有医学科普资源,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医学科普。

制图:实习编辑:何瑞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