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旦行知课程”中,探究大熊猫栖息地

作者:漆文倩、赵天润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4-09-30


经过四个半小时爬升后,脚下的山路由平坦变得陡峭,甚至需要手脚并用。此时,哲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万恒旭的手机显示:今日步数已突破两万五,所处海拔高度3559米。

继续向前,突然,视野空旷,目光向下,镶嵌在雪山之中的是一汪碧绿湖水。后来,从巡护员的讲解中,万恒旭了解到,在当地语言里,这些坐落在高山上的湖泊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海子”。

这是参加行知课程《探究大熊猫栖息地》的同学们真正进入自然保护区的第一天。

日前,来自哲学、医学、计算机、材料物理、广播电视、管理等不同专业的21名师生来到四川省平武县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片野生大熊猫数量位于全国之首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区开展实践,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和保护管理措施。

在短短一周内,他们与巡护员一起安装红外触发相机,记录野生动物的身影;俯身观察土地上的脚印,推断动物种类;翻开山涧中的石头,亲眼见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西藏山溪鲵的模样。白天聆听专家分享,穿行于丛林,夜晚则乘车夜巡,与大山中的生灵“不期而遇”……这门在暑期首次开展的课程,给所有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

 “享受开盲盒一般的授课过程”

2022级广播电视学本科生孙诗琦在报名时,对课程的预设是讲座为主,也有对课程知识门槛高、理解困难的担忧,但真正参加后,她发现“几乎每天都在爬山和去爬山的路上”,老师对于知识的讲解也与实践高度贴合,“非常有意思”。

有趣、真实、没有距离感,正是开课导师、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放对《探究大熊猫栖息地》的定位。

在室内,课程围绕着保护生物学、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以及野生动物调研方法等展开,为真正深入自然保护区进行探索提供理论基础。

走进深山,授课的“教室”变得无比宽广,每天都会有未知存在,一场降雨、一次气温变化,都可能导致原有的安排改变,师生一同在行走中“开盲盒”。王放回忆,为了保证课程安全、顺利进行,每一天的课程“大概都有两到三个备选行动方案”。

遇到野生动物、发现其留下的痕迹,在课程中都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惊喜。

“海子”返回营地时,大家的行进方向稍有偏离,“走到了一条岔路”,却偶然发现了一丛白骨。随行的自然保护区巡护员通过观察头骨判断出,这是一只斑羚曾经存在的证明。同样,在路过一片浅滩时,巡护员介绍这样的环境很适合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山溪鲵生存,大家随即开始尝试翻开溪石,竟然真的发现了它的身影。

原来山里很热闹

夜巡,是整个课程中遇见野生动物几率最高的活动,也是大家最期待的环节。

入夜,师生乘坐皮卡车在盘山公路前行,同学用手电扫视周边,党能看见野生动物“亮晶晶的眼睛的反光”。万恒旭描述,同学们与驾驶员制定了“暗号”,发现野生动物,便拍拍车顶。

有一个夜晚被同学们命名为“斑羚之夜”,是整个授课过程中大家看见野生动物数量最多的一天。

那个雨夜,在返程途中,先后足足九只斑羚出现在大家视野中。其中,有一只斑羚无法行走,跪倒在路旁,随行老师简单检查后,发现它感染皮下寄生虫疥螨,已无法救治。“从生态保护角度来说,动物感染疾病是大自然中非常正常的现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剔除种群中老弱病残的个体,保留更年轻、强壮的个体维持种群繁衍发展”,孙诗琦对这段讲解印象深刻。“找野生动物,需要耐心和运气”,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大军在讲座中提到的这句话,在此刻得到了印证。

曾经,万恒旭对于野生动物的存在并没有清晰的感知,而在王放老师关于貉的分享中,他发现即使在上海这样的现代化都市中,野生动物也同样存在。“这门课程带给我最大收获,是对这个世界有了不一样的了解,我会知道自己在和多少生命共享这个地球”。

了解到更多的故事

授课过程中,人与山的距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亦然。

自然保护区的山路由巡护员开辟而成,没有台阶,也没有栏杆。第一天前往海子的山路全长22公里,“同学们的速度已经算挺快的,下山用了三个半小时,但是巡护员只需要一个小时,小跑着就下来了。”

在山中,巡护员不仅是为同学们开辟道路的保护神,也是一个个“移动的百科全书”。

通过不起眼的爪痕,能够判断出什么动物从这里走过,通过鸣叫声,能够判断出哪种鸟类正在树上休憩,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他们都了如指掌。他们并不是学习过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主要工作是反盗猎以及制止滥砍滥伐行为,是与大山相伴的长久时间与丰富经验锻炼出了他们这种对自然的高度敏感。

最后一次走进森林时,巡护员聂哥向大家介绍,在这片面积25公顷之广的亚高山针叶林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每一棵胸径大于1厘米的木本植物进行挂牌、测量、定位与物种鉴定。60920株挂牌木本植物,116822分枝,142746种……这些数字是这片大样地首轮普查结果,也是巨量的采样工作和科研人员和巡护工作者们的智慧与毅力。

一周的时间里,同学们与巡护员同吃同住,他们并不称巡护员为“老师”,而是“哥”“姐”,如同一家人。

结课作业之一人物专访纪录片中,同学们了解到更多故事,比如,被评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的巡护员“梁三哥”梁春平,在1997年便来到这里,至今已经在这片保护区工作了整整27年。他最喜欢的事情是每年的四五月份,去山中寻找、拍摄兰花……课程纪录片、兽类科普文章、自然导览图、课程手册,不同类型的结课作业凝结着同学们与王朗的紧密联系。

万恒旭在结课后写下一段话:“面对这片无限的森林,巡护员们仍是那幸运的少数,而这幸运却是从来不独属于他们自己的:因为他们是作为人类的眼睛、人类的脚步去看到、进入这片森林的,因为他们是我们唯一的以人类的感性去把握这森林之无限的机会。我于是很有幸能参与到这充满人类光辉的工作,并希望能有机会再次贡献于这人类的事业。”

 

 

以大熊猫作为切入点,同学们来到山野之间,身旁除了授课老师,还有大量真实的野生动植物案例,以及与这些动植物朝夕相处的自然保护区巡护员,通过跨学科的学习+行知结合,实现名副其实的“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1331复旦-7.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