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临床老师,需要有服务患者的能力,更需要有创新的成绩,解决疑难复杂问题,解决临床与健康新问题。”陈世耀从事临床一线医疗和教学工作已有35年,他坚持医教研全面发展,担任多门课程负责人,每年完成近百课时的本科、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课堂和床旁教学工作。在陈世耀的带领下,内科学教学团队获评复旦大学2024年“钟扬式”教学团队。
图为在复旦大学2024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内科学教学团队获得“钟扬式”教学团队表彰
中山医院内科始建于1937年医院开业之际。多年以来,内科学教学团队着力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培养模式、课程教材及教学管理等环节的改革创新,对标国际标准,构建一套旨在提升学生临床技能、职业素养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全过程管理内科教学模式。
图为内科学教学团队
团队长期承担多门本科生课程教学工作,将思政教学、循证医学理念、实践教学融入不同阶段课程,倡导“早临床、全临床、反复临床”的目标导向,形成了内科教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以团队为主开设的《内科学A》获国家一流课程,《内科学》第9版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内科学B》获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内科学》(MBBS)入选上海市示范课程、上海高校一流课程。2021年,团队负责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基地获批国家重点基地。
责任:“我们是老师,也是医师”
内科学教学团队创立自林兆耆老师,拥有陈灏珠院士等一大批医学教育大家,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每年给同学授课,同时拥有一大批临床教师,形成了老、中、青师资教学团队,服务同学成长的全过程。
图为在复旦大学2024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陈世耀教授作为“钟扬式”好老师、好团队代表发言
“我们是老师,也是医师,始终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遵从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一切为了病人,不仅是态度和行为,更需要技术、需要解决病人难题的办法,需要创新。”陈世耀在复旦大学2024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作为“钟扬式”好老师、好团队代表发言时说。
教学团队始终以提高学生临床技能、职业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基于病例的教学(PBL),帮助学生复习基础知识,掌握获得病史、症状与体征的能力(技能),选择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训练诊断思维,强调运用循证医学的证据帮助进行临床决策。
“临床教学,不仅是教,更多的是示范,我们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直接、间接影响我们的学生。” 陈世耀表示,教学团队将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融入医学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会同时参与临床实践教学、医师成长过程,从理论到实践、实习和工作。在优秀医师的成长中不断验证团队的教学成果。“当我们成为病人,成为服务对象,我们有信心让我们的学生开出处方、做出决策和操作。”
传承:“过去的学生,成为今天的老师”
内科学教学团队主要承担本科生《内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针对不同的专业,分别开设了面向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内科学A》,面向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的《内科学B》和面向MBBS(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六年制本科项目)学生的全英文课程《内科学》,每年度学生总约420余人。团队开展的教学工作,不仅有来自中山内科各专科的成员授课,还凝聚了华山、华东内科各专科临床老师长期的贡献和付出。团队通过加强教学制度建设、年轻教师培养、日常教学管理、创新激励政策等,形成了今天复旦内科学系特色。团队中的每一位老师都热爱教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思政教学等方面都做出了自身特色。为了更好地进行团队建设,内科学教学团队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包括青年教师试讲、年轻医师听课、青年医师培养、教材管理、学生反馈等,从而保证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在高效的沟通机制下,团队每年都会完善并更新教师资源库。
“我们是老师,也曾经是学生。很多过去的学生成为今天的老师,成为团队的一员,选择内科,选择成为临床老师。这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团队,这也是‘钟扬’的种子精神赋予我们力量。”,陈世耀说,“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速推进科研与教学成果转化,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从授课到考核到评价,用长远眼光和国家战略思维创造一流,为每一位同学成长成才发挥平台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