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打头阵 自主创新当尖兵 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4-09-09

(上接第4版)围绕思想强基、师德固本、实践立行、典型引领,全面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政工作,“钟扬式”好党员、好老师、好团队竞相涌现。唱响铸魂育人“三部曲”,建成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雕塑和纪念广场、上医院史馆等校园红色地标,《望道》电影反响热烈,校史剧、大师剧引领文化新风尚,星火队、博讲团、博医团、研支团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屡获表彰,办学底色更加鲜亮,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宣传阵地建设管理持续加强,意识形态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服务师生取得新实效。完成校园新建项目63.07万平方米、修缮项目43.49万平方米,枫林二号医学科研楼、江湾交叉学科楼和综合体育馆等交付使用,中华文明资源中心、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科研楼群基本建成。年度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学生宿舍、食堂和公共文体设施显著改善,无线网络深度覆盖,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树立标杆,校园更加便捷、美丽、智能、安全。基本完成校属企业体制改革。加快“一网通办”和机关效能改革,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在线运行事项300余项。新建二附校和附属徐汇、闵行实验学校,开办复旦附中徐汇分校,基础教育布局有序拓展,构建住房“立体保障网”,教职工后顾之忧有效缓解。抗疫期间,学校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保供应、保民生、保稳定,全校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学校年度收入连续四年超过百亿元,资产总量和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净资产比2018年增长40%以上。

六年来,最振奋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关心厚爱、殷殷期望在全校师生心中久久回荡,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注入澎湃动能。最难忘的是,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躬逢盛世,全体复旦人与党同心、与国同行、奋起追梦,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跑出了无愧于历史的好成绩。最感动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史无前例的连续106天校园闭环管理,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广大医护工作者闻令出战、守护生命,全球校友聚沙成塔、八方支援,让“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绽放出绚烂夺目的时代光彩。

六年来的成绩殊为不易,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这些成绩是中央各部门、上海市及有关方面关心指导、有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复旦大学第十五届委员会,向关心支持学校的上级党组织、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向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校内各民主党派组织和统战团体,向全校广大共产党员、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中,我们深切体会到:

——惟有牢记嘱托,方能笃志前行。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目标方向接续奋斗,就一定能够乱云飞渡仍从容、风雨无阻更向前,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惟有不忘初心,方能不负使命。不论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什么程度,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矢志不渝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一定能够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惟有服务国家,方能成就卓越。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始终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心系“城之要者”,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就一定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体现价值、争创一流。

——惟有创新引领,方能不断进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坚持用创新思维谋划发展,靠创新实践推动发展,坚决破除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就一定能够革故鼎新、勇立潮头。

——惟有师生为本,方能团结一心。社会主义大学必定是全体师生同心、同向、同行的共同体。始终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就一定能够迸发“师生一德精神贯”的磅礴力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在总结成绩经验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学科专业面向国家战略、科技发展动态优化更新的机制不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有待加强,育人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不完全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有组织科研和创新策源能力仍需提升,代表中国引领国际的重大原创成果还不多,全链条成果孵化转化机制有待健全;师资队伍质与量、引与育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支持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各方面规划举措的系统性协同性还不够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不断推进,一些领域资源紧张与资源配置效益不高的问题并存;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能级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还需不断扩展;党建思政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机制有待完善,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仍需提振,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入剖析、着力解决。

二、坚决扛起新时代新征程光荣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高等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勉励复旦师生和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发出建设“第一个复旦”的动员令。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的光荣使命,就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打头阵、当尖兵的奋斗姿态,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的复旦力量。

(一)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和形势任务

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了学校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的“三步走”战略。经过长期积累尤其是过去几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已经顺利完成第一步目标。从现在起到2035年,是学校实现第二步目标、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重要历史时期。

前进路上,我们要把握大势、勇担重任。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强国建设复旦何为”的“时代之问”摆在我们面前。踏上新征程,高校立德树人的初心没有变,但人才自主培养的要求更高了;创新引领的方向没有变,但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任务更紧迫了;服务国家的使命没有变,但担当“国之大者”的责任更重了;以改革促发展的思路没有变,但各领域改革的系统性集成性更强了。复旦作为高等教育“国家队”,理应站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引领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前列。我们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对标最高、聚焦最好、锚定最优,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前进路上,我们要发挥优势、抢抓机遇。综观全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叠加推进,上海科技引领、人才集聚、改革开放前沿和龙头带动等优势融合彰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天地和有利条件。审视自身,复旦有党的领导的坚强保证,有近120年的文化积淀,有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深厚底蕴,有地处上海和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有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和全体师生的团结奋斗,这是复旦人履行光荣使命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我们要弘扬自立自强的优良传统,增强历史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展现中国特色、复旦气派。

前进路上,我们要认清形势、应对挑战。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形势错综复杂,挑战前所未有。面对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面对发展需求与资源约束的结构性矛盾,面对人民群众和师生员工的多元化期待,面对动态开放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面对国内外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性压力,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加强战略谋划,狠抓工作落实,将各项事业提升到新的高度。

综合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复旦处于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爬坡攻坚期。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这个历史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命线。我们要大力发扬使命引领、脚踏实地、不畏艰险、勇于革新的“北坡精神”,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为建设教育强国发挥示范性作用、作出引领性贡献。

(二)未来五年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战略

未来五年是学校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关键时期。必须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摆在最突出位置,以构建一流大学创新体系、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创新型大学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重要牵引,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重要动力,不断实现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新突破,实现创新策源能级和创新驱动能力的新突破,实现人才引领发展和创新的新突破,实现开放创新和国际合作的新突破,实现制度创新和内部治理效能的新突破,实现创新生态和创新文化建设的新突破,推动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为2035年前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奠定坚实基础、积蓄关键力量、形成强劲势头。

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是:

——高质量育人体系示范引领。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与国家战略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更加契合,立德树人的新生态、新格局系统塑造,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基本形成、质量全面提高,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领风气之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高水平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学科整体实力保持国内顶尖,部分优势学科或领域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前列,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大幅增强,科研范式变革引领潮流,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更多涌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咨政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多重大贡献,有力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高素质人才队伍活力迸发。人才引育体系更加健全,师资结构更加合理,高层次人才数量再翻一番,若干冲顶领域集聚一批战略科学家和世界级领军人才,国际竞争优势持续增强,人才政策和制度体系更加积极开放有效,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生动局面,服务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更加有力。

——高效能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党建思政的引领保障作用进一步彰显,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教育评价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依法治校深入推进,制度创新、数字化赋能、综合保障和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二级单位自主办学能力和发展动力活力有效激发,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更加完善。

——高品质校园生活普惠师生。空间布局和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校园公共服务便捷、智能场景泛在、绿色低碳普及、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开放性、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以复旦精神为内核的大学文化繁荣发展,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未来五年,我们将迎来建校120周年、上海医学院创建100周年的历史时刻,全校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推动“双一流”建设再提标、再提速、再提效。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好“切问近思”大调研尤其是“八问八答”相关成果,贯彻好以下基本方针:

——坚持系统集成。学校高质量发展是系统工程。要强化系统观念、多规合一,牢固树立全校“一盘棋”“一本账”意识,把各类政策资源集中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水平上来,防止碎片化、分散化,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提质增效。学校高质量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优化学科、专业、师资、招生结构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办学质量效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做精做强优势特色。

——坚持改革攻坚。深化改革是激发学校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的必由之路。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抓重点、解裉节、求实效,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打破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构建完善新型生产关系,以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下转第6版)

1328复旦-5.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