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打头阵 自主创新当尖兵 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4-09-09


2024827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第十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学校全力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大会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复旦大学的重要指示、回信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心怀“国之大者”,自信自强、攻坚克难,在建设教育强国中打头阵,在实现自主创新中当尖兵,交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旦答卷”,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六年,在复旦大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中央历次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复旦大学的重要指示、回信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突出主线,坚持立德树人固根本、改革开放再出发,如期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胜利完成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构建完善“八大体系”,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冲击影响,推动“双一流”建设跑出加速度,“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顺利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展。

党的全面领导开创新局面。创新构建“三线联动”机制,修订完善学校党委常委会、党委全委会、校长办公会和院系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把党的全面领导有效嵌入办学治校制度体系。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建立校院“第一议题”制度,完善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凝聚起建设“第一个复旦”的广泛共识,政治建设成效显著,践行“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学校党委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建党百年之际,学校党委被党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学科建设再上新高度。顺利完成“双一流”首轮建设周期任务并启动新一轮建设,20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列全国高校前茅。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整体表现出色,学科优秀率近80%,顶尖学科数显著增加,优势学科国内国际“双冲顶”态势初步形成。加快学科融合创新步伐,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率先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等一级学科。积极服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先导产业发展,获批建设3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聚力建设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基于学科群的校区布局不断优化。文、社、理、工、医和交叉六大学科板块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立德树人展现新作为。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压茬推进“4+4”行动计划,实施“五维育德”工程,推动立德树人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2+X”培养体系覆盖全部专业,“本科荣誉项目”持续深化,“强基计划”扎实推进,1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完成首轮“博英行动计划”,创设“卓博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和优秀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比例大幅提升,分类培养的研究生教育格局基本形成。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突出,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25项。复旦学子在海内外重大赛事中捷报频传,签约选调生人数屡创新高,赴重点行业、中西部和基层就业毕业生比例不断提高。

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党管人才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深入实施“大人才”战略,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000余人,新增国家级人才551人,实现高层次人才倍增目标。服务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等为代表的顶尖人才领军效应不断凸显,新增两院院士与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22人,引进海外一流大学正教授50余人。落实“卓越2025”人才计划,构建“卓学—卓识—卓越—卓著”阶梯式培育体系,设立重大创新任务专任岗位,大力培育“超级博士后”,骨干人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加速成长。对标世界一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分类评价制度和奖优励勤的“双一流”绩效体系逐步完善,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科研创新能级跃上新台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实体科研机构,新增13个国家级科研基地,牵头完成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共建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创新共建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建成国内高校最大的云上科研智能计算平台CFFF。“浦江科学大师讲坛”永久落户复旦。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两大工程”一期顺利完成,二期建设启动。实施“传世之作学术精品”研究支持计划,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文科实验室建设取得新进展。完善智库体系,咨政报告获录用批示数领先国内同类机构。复旦师生以通讯或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同比增长200%,年度到款科研经费较六年前实现倍增,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获批人文社科类重大项目数居全国高校前列,国家科学技术奖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数再创新高。“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荣获第十四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医学教育改革闯出新路子。在全国率先探索部委市三方共建托管新模式,实化上海医学院职能,6家直属附属医院纳入上海“同城同管”体系,为综合性大学办一流医学院注入新动能。推进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医科整体水平列全国前茅。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医学拔尖人才培养质量稳居国内第一方阵。成立中山、华山临床医学院和口腔医学院,创新机制组建上海市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研究院,入选首批国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牵头制定疾病诊疗指南、规范、标准、专家共识等400余项,直属附属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全生命周期、大健康理念的医教研融合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作出新贡献。助力云南省永平县脱贫摘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口支援和部省合建工作成效突出。承担市级科技重大专项6项,有力支撑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开展“融入上海”大走访,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创新与领军企业协同发展模式,校地校企合作“朋友圈”快速拓展。加强地方合作机构规范管理,新增12个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校地合作平台,创新生态链初步形成,协同培育孵化项目累计产值超百亿元。附属医院体系扩展完善,年门急诊服务量超3484万人次、年出院人数超115万人次、年住院手术服务量超100万人次,疑难杂症危重症与专科疾病救治能力优势明显,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和3个专科类国家医学中心、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3个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服务健康中国、健康上海贡献卓著。面对战疫大考,先后选派13批次511名医护人员援鄂,上万名白衣天使守护国门与城市,生动诠释“白衣执甲、最美逆行”的人间大爱。

对外开放应对新挑战。克服外部环境、疫情等影响,坚定不移深化开放办学,与58所海外大学和机构新签战略合作或校际协议,拓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牵头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获批设立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卓越中心,发起成立“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澜湄青年交流合作中心等,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互设全球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完成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再认证,开设外国留学生预科项目,累计接收国际学生2.8万余人次,规模稳居综合类院校前列。

党建思政工作呈现新气象。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优化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到100%,落实附属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附属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各级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党员先上”成为鲜明标识,六年发展党员总人数居上海高校首位。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选人用人满意度不断提高。构建“四责协同”机制,深化新一轮中央巡视整改,校内巡视实现全覆盖,学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大统战工作格局不断强化。 (下转第5版)

1328复旦-4.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