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首届气候变化及其风险国际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作者:欧阳慧灵、孙心怡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IRDR国际卓越中心发布时间:2024-08-17

2024年8月8日,首届气候变化及其风险国际暑期学校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圆满闭幕。本届暑期学校由复旦大学主办,得到了世界气象组织(WMO),空气质量监测、分析与预报国际研究计划(MAP-AQ),灾害风险综合研究国际计划(IRDR)的共同支持,由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MAP-AQ亚洲区域办公室和复旦大学IRDR国际卓越中心承办。

闭幕仪式丰富多彩,气氛热烈。既有学员富有创意的小项目展示、又有授课老师的点评与学员的互动;既有教学活动的回顾,又有对教学的技术性总结;既有主办方对学员的奖励与鼓励,又有教师与学员抒发对暑期学校感言与期望。

MAP-AQ国际计划联合主席拉杰什·库马尔(Rajesh Kumar), IRDR国际计划办公室执行主任杨赛霓,UNFCCC计划协调司高级司长丹尼尔·维奥莱蒂(Daniele Violetti),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等先后发表致辞。闭幕式由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副主任姚波主持,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党委书记蔡樱华、系主任王桂华教授、副系主任周文教授、大气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志伟教授和左志燕教授、复旦IRDR国际卓越中心执行主任汤绪教授、部分授课专家和指导教师以及全体学员参加了闭幕式。

库马尔代表MAP-AQ对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表示了热烈祝贺。他表示,非常高兴看到如此多背景多样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气候变化与空气质量问题。他强调,MAP-AQ计划旨在开发并实施一套具有区域降尺度功能的全球空气污染预报系统,推动科学研究、业务应用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以期降低重污染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空气污染对健康的风险。库马尔博士期待暑期学校的学员们未来在此领域做出实质性贡献。

杨赛霓高度评价了学员们所展现出的非凡创造力、激情与活力。她形象地将气候变化比作一个“潘多拉宝盒”,其中隐藏着疾病和贫困等问题,但也蕴藏着希望。她指出,积极致力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年轻人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她强调,气候变化及其风险国际暑期学校的宗旨与IRDR的三大使命高度契合,即推进对风险及不确定性的理解、推广创新解决方案及能力建设。IRDR将继续支持该暑期学校的举办,并对其未来在社会中的积极影响充满信心。

维奥莱蒂高级司长肯定了暑期学校的重要性,并再次强调了气候变化议题的紧迫性。他指出,在场的每个人都有责任让更多人意识到气候变化的危机。他鼓励与会者积极参与从科学研究到政策制定再到具体行动的各个环节,并希望大家能加入到UNFCCC和缔约方会议(COP)的行列中,为解决全球气候问题贡献力量。

陈焱对暑期学校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代表学校感谢世界气象组织、MAP-AQ和IRDR国际计划对气候变化及其风险暑期学校的支持,感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计划协调司对本期暑期学校的支持。他指出,复旦大学于2023年启动的旗舰国际暑期学校旨在通过拓展视野、深化学术基础和探索前沿课题,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追求。今年的气候变化及其风险暑期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其丰富的课程设计、前沿的学术内容以及学员们所展现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都令人印象深刻。学校将继续支持该项目,并鼓励学员们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积极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张人禾代表承办单位对本次暑期学校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上海今年的酷暑正是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的重要表征,气候变化这一宏大议题需要跨学科合作和持续努力。他强调,气候变化及其风险国际暑期学校旨在培养具有全球科技视野和优秀专业知识的青年人才,力图打造成为气候变化应对与治理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他对授课专家、指导教师团队和组织团队的贡献表示感谢,并祝贺所有学员顺利完成课程。他还特别提到,本届暑期学校只是未来十年计划的起点,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支持和参与未来的暑期学校活动。

本届暑期学校于7月22日正式开幕,为期三周的课程,围绕“气候变化与空气质量”主题,聚焦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科学基础、气候与环境协同治理和气候变化-空气质量-健康韧性建设三大领域,通过国际大师们九大前沿主旨报告的重点展开以及指导教师团队专题性的全面辅导,学员们系统性、多层次地学习了气候变化风险互联相关理论、关键知识和气候治理的核心要素。学员们通过小组讨论、走访参观和实践作业等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暑期学校邀请了9位国际顶尖专家到校授课,包括全世界最高引用率的3000位科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戴爱国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Alexander Baklanov教授,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翟盘茂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朱彤教授,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爱荷华大学Greg Carmichael教授,德国美因茨科学院与文学院院士Jürg Luterbacher教授,国际人工智能辅助自然灾害管理工作组(FG-AI4NDM)副主席Elena Xoplaki博士,MAP-AQ国际计划联合主席、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Raiesh Kumar研究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计划协调司高级司长Daniele Violetti(按授课时间先后排序)。此外,暑期学校还安排了20余位指导教师,帮助学员们通过讨论和小报告等形式,进一步深化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暑期学校期间,学员们还参观了上海市城市气象一体化平台和上海气象博物馆,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的温室气体实验室、大气化学实验室和会商室,加深了对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研究的认知。

实践作业Mini-project

7月22日下午,暑期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员破冰活动,学员们基于兴趣与专长组成了15个课题小组,并在接下来的三周内对11个不同的小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8月8日上午,各小组进行了汇报展示,由9位国内外专家进行评分,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教授、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教授和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主任王桂华教授颁奖。

技术总结

在闭幕式上,Alexander Baklanov教授与汤绪教授共同给出了暑期学校的技术总结。Baklanov教授在介绍技术总结中强调,气候变化是21世纪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必须通过科学、政策和行动的全面推进来解决这一问题。气候与空气质量相互关联,协同治理是实现健康和气候双重收益的关键。他还在介绍中指出,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新一代的综合观测与建模工具以及人工智能的支持,并呼吁更多年轻一代深入参与相关工作,以应对未来的气候挑战。

制图:实习编辑:章一诺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