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2号楼的实验动物取材室,法医学副教授李立亮(右一)为高中生展示如何解剖小鼠。本报记者张鹏摄
高中生尝试当法医会怎么样?这个暑假,来自上海崇明区、松江区、浦东新区、金山区的12名高中生,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法医学实验室里,与看似神秘而遥远的法医学专业近距离接触。法医需要高超的医学技能、非凡的勇气和毅力,是他们对这个职业初体验后的感受。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携手创办“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项目。全市现共有37家工作站、148个实践点,每年招收约4440名高中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对话权威专家、动手实验探究、实地走访调研、撰写课题论文、现场汇报答辩等环节,这些学生在实践中激活心中科技创新的种子。
高中女生参与解剖小黑鼠
清晨五点半,崇明中学高一学生吴静志远就顶着高温出发前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这个暑假,她也参加了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作为小组长,她要与另外10名高中生一道,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法医学课题《抗精神病药对心脏的毒性评价及毒理机制初探》,简言之,通过小黑鼠的实验数据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
经过近3小时车程,吴静志远抵达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12号楼的实验动物取材室里,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她面对一只只实验用的小黑鼠没有丝毫退缩。听课题组导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专业副教授李立亮示范了几次如何抓住并解剖小黑鼠后,这些高中生们迫不及待地戴上了医用手套。吴静志远站在距离李立亮最近的地方,她听得很认真,麻利地抓起了实验小鼠,“看老师做挺简单,自己上手还是有点恐惧,没想到解剖的第一步,抓小鼠还有那么多技巧”。
当天,这些高中生在医学院导师和研究生的指导下,参与解剖了18只小黑鼠,并逐一按照要求完成实验并记录各项实验数据,上午3个多小时,这些高中生就穿着白大褂,弯腰埋头,站在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李立亮告诉学生:“这才是刚刚打开法医学大门的第一步。”
让每个学生都了解“神秘的”法医学的真面貌
近年来,越来越多与法医有关的影视作品在年轻人中流行,也让看似神秘的法医学专业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李立亮表示,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对观众科普法医学专业是好事,“很多人误认为法医学就是解剖尸体。但实际上,法医学可以分为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精神病学、法医物证学和法医毒物学等五大分支。这些分支中至少有两个分支的主要工作是在研究室内做研究,和大家的想象并不完全一样。”
李立亮观察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女生开始对这一医学领域产生兴趣。2006年李立亮读本科时,全班12名学生只有2名女生,如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专业的男女生比例可达1∶1,“萌妹子也能成为出色的法医,实际上,在法医学领域,不少做得好的医生都是女性”。
今年是李立亮连续第9年带教高中生参与法医学课题,令他感触颇深的是,确实有部分高中生在课题研究中了解法医学,并发掘了自己的兴趣。他回忆说,2016年首次带教高中生做一项有关舌骨的课题探究,有一名女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她不仅后来考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本科专业,还顺利保送硕博连读。
创新实践不仅仅是为了点燃兴趣
“老师,小鼠的脑大概有多重?我们如何才能取到小鼠身上的血液?小鼠失血多少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当天的实验环节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学生吴羽祺很是活跃,他一边进行动物解剖实验,一边对导师们提出各种问题。当记者以为他对法医学专业产生浓厚兴趣时,这位身材高大的男生却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今天的解剖实验经历让我意识到,可能我并不适合学医。这样的实验偶尔体验还可以,但如果终日与这样的实验打交道,我还是很难接受的。”
李立亮说,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并非每个人都能找到契合自己兴趣的点。但通过暑期科学实践体验,能够了解自己“不适合”哪些科学领域,也是十分重要的收获。
他告诉记者,让这些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科学实验,并且在完成实验报告过程中,学会科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科学精神,比完成报告本身更重要,“不论对学科是否有兴趣,通过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这些收获,才更能助力他们抵达梦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