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顺利毕业感到很开心,这离不开老师的培养与同学的关心。”今年,复旦首位盲人研究生、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22级研究生朱苓君毕业,双目失明的她将入职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老师们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方向。”老师们的博学与鼓励激励了朱苓君,使她梦想当一名教师,成为照亮更多人的那盏“明灯”。
出生在江苏无锡,朱苓君出生不久就被发现双目失明。四个月大时,她通过手术获得了一定光感,但依然无法看清周围的世界。由于无锡当时没有盲校,朱苓君的父母将她送到了上海市盲童学校,并先后来上海求职工作。在父母的悉心照顾下,朱苓君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并以优异成绩保送复旦深造。
朱苓君每天的学习,从读屏软件的声响开始。她所用的学习材料多为电子版,电脑和手机上的读屏软件能将屏幕上的文件逐字朗读出来。长期的练习,让她能通过声音熟练地学习、打字。
“虽然她是一个盲生,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不会降低她在学业、实习方面的要求,而是一视同仁。”在朱苓君的导师,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赵芳眼中,朱苓君是一个努力而上进的学生。虽然有诸多不便,但她一直勇敢地面对各类挑战。
由于复旦没有特殊教育课程,学校对朱苓君的学业要求丝毫没有放宽。朱苓君回忆,自己研一的课业排得很满,难度也特别大。“对于明眼同学来说,跟上课程、完成学业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对于必须通过读屏软件听读电子书的我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鼓励,让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助人自助,是朱苓君在复旦感受到的育人理念,也是她近年成长的写照。“‘助人自助’其实是帮助别人让他们实现自助,就像授人以渔。”为跟上老师和同学的节奏,她总会提前向老师要来课件,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时候会遇到读屏软件无法识别的共享文档,同学们就会帮我一起填,当我划不开图形验证码,他们也会帮我一起识别,很多关键的信息也都是同学们在班级群里分享的,幸好有大家的帮助。”
在学业上一视同仁的同时,学校也尽可能为朱苓君的在校生活提供人性化关怀。“为避免我上课路上经过两个红绿灯的危险,学校专门调整了我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楼。”每次上课,朱苓君班上的老师同学都会从文科楼、文科图书馆,来到距离她宿舍最近的四教上课。考虑到出行便利问题,学校特地将她的宿舍安排在一楼,宿舍楼外设有无障碍通道,浴室和洗手台都加装了扶手。她经常去的教学楼、洗手间也张贴了盲文标识。
朱苓君在校求学期间还获得了复旦大学陈晓明何佩鑫校友基金支持。2019年年底,这对校友伉俪搭乘经济舱坐地铁回母校捐赠1亿元,襄助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成为一段佳话。
每当看到朱苓君来吃饭,北区食堂的阿姨师傅,也总会热情地向她介绍菜品,还会暖心地帮她找座位、端盘子。“学校、家人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了我成长,我学会了独立自助,并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实现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循环。”
性格乐观且多才多艺的她,曾参加复旦民乐团的二胡独奏表演,也曾赴人民大会堂参加国际合唱节演出。她与奥运冠军刘翔一起登上过上海世博会闭幕式舞台,也曾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行的2021年国际残障人日庆祝活动上担任主持。
作为一名视力障碍者,朱苓君深知残障人群面临的就医困难,因此她去医院做社工,积极为残障群体发声。热衷于投身志愿服务工作的她,用音乐帮助住院的孩子们减轻痛苦,用耐心陪伴为深陷负面情绪的精神疾病患儿开展家庭治疗。疫情期间,她坚持线上陪伴困难家庭儿童,为智力残障的小朋友讲故事,一起背古诗、唱儿歌带给他们带去温暖。
愿这个勇敢坚强的女孩,如她所愿,成为助人自助者,如“明灯”照亮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