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集体备课会举行

作者:顾馨摄影: 视频: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4-06-19

2024年6月1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推动长三角地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创新,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长三角“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联盟协办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集体备课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何益忠分别作专题导学,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指委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晓林作总结讲话。会议由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鸣歧主持。

李冉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一重大判断,为大家深刻理解新时代思政课的建设基础和发展态势提供了根本遵循。他指出,“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具体表现为思政课的战略地位全面凸显,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机制实现系统性变革,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规律不断深化,思政课建设的关键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何益忠表示,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体系,编写更加生动和更加鲜活的教材,要上好“大思政课”,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加强不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联系与沟通,形成长期长效机制。

来自长三角一市三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代表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如何助推长三角课程协同发展和同步提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等议题展开交流分享。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指委委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系主任曹景文认为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中外比较的方法来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学体系;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指委委员、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万立明认为要传承好革命文化,坚持守正创新;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指委委员、上海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匡淑萍认为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蒋成贵认为要重视“健全突出教学优先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中实现理论认同和实践认同;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立程介绍了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情况,提出要充分发挥浙江文化大省的优势,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改革;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丹结合参加全国教学展示的经验分享了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思考;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梁君思认为要正确运用史料、把握历史的大势,打通学业知识体系和日常生活体系、打通问题意识和学科视野、打通已有知识积累和拓展知识半径。

高晓林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本次备课会圆满完成各项既定议程。基于各位专家学者达成的共识,未来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打好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做好以赛促教、以研促教、以训促教,持续提升广大思政课教师授课能力,不断建强高质量的“纲要”课程,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制图:实习编辑:严静雯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