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邱锡鹏教授正和团队讨论“AI大课”的建设。最近一段时间,团队成员几乎每天碰头,和专业教师聊,和头部科技企业聊。邱锡鹏是国内首个开源大模型MOSS的设计者,今年9月,他在复旦开讲8年多的《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这门课,将作为AI专业核心类课程(AI-E)与师生见面。
邱锡鹏课程的变化,源于复旦大学正在推进的“AI大课”。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2024-2025学年至少100门AI领域课程将与师生见面。尽管在过去一年多,复旦在AI4S方面已有一些积累,为“AI大课”的有组织育人打下基础,但是能够像邱锡鹏这样保留原有课程的只有少数,“AI大课”70%的课程都将按照新体系新标准建设。
复旦将这个全新的AI课程体系,概括为“AI-BEST”,寓意做最好的AI课程。
“‘AI大课’不是单指一门课,或几门金课集合,这是学校整体设计、合力打造的面向所有专业和学科背景的课程体系。”“AI大课”建设团队成员、计算机学院院长杨珉说,大课背后凝聚着复旦对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变革的探索。“我们希望‘AI大课’面向文社理工医不同学科、不同阶段的学生,形成‘AI素养-AI能力-AI创新’的多目标、多层次的培养体系。”
有组织育人的“变与不变”
诺奖获得者、复旦大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几乎每天会花大把时间与CHAT-GPT对话,“这是一个你笨它也笨,你聪明它也聪明的软件。想真正发挥它的潜能,取决于你怎样问问题。”
这启发了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马剑鹏,也让他重新审视AI课程的建设目标。“哪怕软件可以写唐诗,如果从没学过唐诗,人工智能写了诗作我也不能欣赏。”在马剑鹏看来,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人机交互能力,“提示词工程能力”是AI能力体系的重要一环,因此要让AI渗透到所有学生、所有专业、所有学科。
从自发上课转向系统建课,是从“AI4S有组织科研”向“AI+有组织育人”的深化延伸。为迎接挑战,复旦成立AI课程建设国际战略咨询委员会、校内专家工作体系,对齐斯坦福、卡内基梅隆和麻省理工三所大学,研究国际AI教育前沿情况,在此基础上系统设计AI-BEST课程体系。过去本科与研究生的课程体系相互独立,“AI大课”则是本研打通,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在一个起跑线上。
AI-BEST课程体系涵盖文社理工医和交叉学科,织就“复旦AI小宇宙”。全校各学科相当一批国家级人才领衔参与“AI大课”,带领青年师生共同探索,开拓科学智能和AI垂域最前沿。
“AI大课”建设团队成员、教务处处长林伟表示,大学的教育内容或教学范式都涉及到“变和不变”。AI人才培养的基础根植于复旦长期积累的人才培养经验,包括教材、师资、实验实训平台等。“‘AI大课’建设,是将最前沿的科学进展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是我们始终在秉持的、不变的理念。而改变的,是构建新的体系,把最新科技前沿进展有效纳入体系,思考经典知识的创新讲授。在‘变和不变’中找到平衡处理方式。”
今年是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年,“AI大课”和“思政大课”两门大课引领复旦教育教学改革。“对‘AI大课’的深层次追求,不能仅停留在AI创新人才和AI+交叉人才的培养,而是抓住契机,实实在在推进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改革,赋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的权利和能力,实实在在厚植复旦的创新沃土,全面营造出融合创新的学术文化。”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在5月的分党委书记(扩大)会议上如是说。那次会议也是一次全校课程建设的专题推进会。
建AI大课,难在哪?
一学年,开出四个序列、至少100门AI课程。令人惊讶的数字背后,是攻坚克难的大工程。“AI大课”,究竟难在哪?
“几乎哪里都难”,6月1日新闻通气会上,“AI大课”建设团队相关负责人说。“高水平师资、算力筹措、开课动力,每一样都需要举全校之力。”
首先,难在开哪些课程。AI发展日新月异,课程如何设计、迭代更新?开课面临未知数,需要试错成本与容错能力。其次,如此大规模的开课,师资是否能跟得上,老师是不是需要再学习?第三,算力是否能满足教学与实验的需求?还有,100人容量的教室不够用了怎么办?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走向实践?每一项都是课程团队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经过以往几年努力,复旦已建有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智能医学研究院、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等一批智能交叉领域平台。“全校有数百名学者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科研教学工作,这些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焕发全新活力、赋予巨大潜能,为推进‘AI大课’提供保障。”“AI大课”建设团队成员、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介绍。
引领支持沪AI创新生态构建
复旦发展AI科研、AI教育,采取的做法不是成立一个人工智能学院,而是全校动员,构建科学智能创新生态。为什么选择这条路径?
复旦对“AI大课”的系统设计,体现对AI发展路径的宏观判断——引领垂域创新与紧跟大模型并重,支撑AI赋能千行百业。AI课程体系建设,正是针对上海正在到来的AI垂域复合人才旺盛需求。AI赋能千行百业,意味着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培育,有力推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全面提高。
人工智能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复旦举全校之力建“AI大课”,不仅仅是培养AI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更是为了配合、支持、引领上海未来的AI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