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复旦大学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举行

作者:胡慧中摄影:成钊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24-06-18

6月17日下午,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一行调研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区校双方召开浦东新区-复旦大学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校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许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源源,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吴强等参加调研。   

朱芝松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浦东新区作为上海“五个中心”核心区,肩负着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任。近年来,聚焦建设上海“五个中心”核心区的重要使命,浦东新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保障,聚精会神拼经济、攻坚克难闯改革、守牢底线保民生、主动担当敢作为,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张江科学城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主阵地”,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规划建设“国际人类表型组重大科学计划”、“脑与类脑智能创新中心”、“微纳电子与量子创新中心”和“新药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重大项目平台,在人才引育、科研创新等多方面取得成效。浦东新区将一如既往支持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的建设,开展更深度、更广度的合作,与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人才,结出更多硕果。

金力介绍了复旦大学的科技创新情况。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是学校围绕上海全球有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的重大改革举措,中心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及其交叉三大板块,规划建设重大项目平台,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交叉融合打造核心竞争力,开展全链条、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未来五年是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批高水平的科研设施平台、产业化科研平台正按照规划加快布局实施。AI for Science(注:科学智能)的战略布局,将加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开展和创新成果产出。希望浦东新区对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的高水平科研设施建设、顶尖科研人才引进、产业化科研平台建设等工作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相信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的建设将成为浦东新区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全力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许征主持会议并介绍区校合作情况,汪源源介绍了复旦张江校园建设情况。吴强介绍了创新成果在浦东有组织有序转移转化和布局早期投资基金的情况。

长期以来,复旦大学和浦东新区有着密切合作和经常性往来,早在2013年,复旦与浦东就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十多年来,区校双方在产政学研、医疗卫生、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与干部交流,党建思政与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合作,拥有张江国际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等标志性合作成果。

区校双方相关负责人就推进“四大创新学院”建设、产教融合、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展开交流讨论。

座谈会前,朱芝松一行实地考察脑影像测量平台,听取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情况介绍。脑影像中心聚焦神经科学与临床诊断创新技术开发,研发新式神经与功能造影技术,研究人脑智能的神经机制。同时,基于类脑智能算法和医学大数据开展新药开发及智能诊断,引领影像前沿技术,开展脑科学国际合作,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生物医学影像中心。

在行政楼,朱芝松一行听取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布局和建设情况。近年来,复旦大学积极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主动调整张江校区功能布局,把大学“校区”变为科技创新园区。新建科研楼空间规划主要基于学校整体规划,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支撑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和重大创新任务实施,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

在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朱芝松一行察看人类表型组仪器平台。瞄准生命科学发展前沿,2017年,复旦大学组建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全力打造人类表型组科学研究的领先机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尖端创新的策源重镇和引领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的核心力量。

浦东新区、复旦大学相关部处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

制图:实习编辑:严静雯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