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校园全面开放,游客数量逐渐增加。如何引导游客合理、有序地参观校园,成为师生颇为关注的问题,司南协会的诞生正是复旦学生自发做出的回应。“司南”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导航,更是指引着每一位复旦人的精神故乡。
复旦的每座建筑背后都有一段属于它自己的历史,每一个复旦人在此产生的互动与故事,也将慢慢成为复旦独特的历史记忆。在这个以“复旦”为名的场域内,人、事、物通过深厚的人文底蕴连接,自然地融为一体。而向公众讲述出不同复旦人、复旦建筑故事背后共同的复旦情结,正是司南协会的志愿者们正在做的事情。
今年五一假期,校园里人流量空前庞大。人群中间有显眼的一抹蓝,那是专属于复旦的文化导览——复旦司南协会的志愿者们。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复旦人来讲述复旦
开放后的校园人流如织。然而,游客们或多或少和师生的生活空间有微妙的冲突;同时,尽管各种非官方的“游学团”层出不穷,游客们依然缺乏一个全面认识复旦的渠道。因此,四月中旬,校学生会的骨干成员、笃行计划和主持人队的同学们萌生了组建以官方社团为载体的校园导览队的想法,并迅速付诸实践,一个以“复旦人讲述复旦为宗旨”的社团“司南协会”应运而生。
这是全校范围内的一个包含导览活动的学生组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要应对最大的挑战。
第一重挑战是路线的确定。司南协会想做的,不仅仅是校园的地理地图,更是承载着复旦精神的文化地图:路线设计需要充分覆盖具有历史渊源、地标性的地点,比如校史馆和纪念广场;还要结合当下的学科建设和学生活动,实现历史和当下两个角度的结合。更重要的是,要避开教学楼和宿舍区域,也要契合游客们的需求和队员体力的客观条件,不能使游览时间过长。
第一条导览路线落地:从光华楼,到相辉堂、毛主席像等历史建筑,再到相草、光草,既满足了游客们的期待,也完美实现了线路的闭合。
第二重挑战是讲稿的生成。骨干成员们先确定了中文版初稿,接下来,核心成员在线下培训时集思广益,进行删改。比如相伯路这一段,增加了对沿路的生物楼和物理楼的讲解:“左手边的立人生物楼,是生命科学院办公、实验与研究所在地。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由谈家桢教授创立于1986年,是我国最早的在大学中成立的生命科学学院,现在是国家生物学基础科研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国家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讲述学科故事的同时,也突出了新学科建设,展示出复旦全面发展的“卓越”新气象。
第三重挑战是志愿者的招募与培训。热情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最重要的两个要求,志愿者们还需要熟悉基本的讲稿、能积极应对游客们的小问题。此外,协会还要求他们将内容个体化、亲近化,将校园风光与自身实际经历结合。通过个性化的调整,不同轮次的讲解中会包含每个同学独特的感受。这些要求,都离不开一次又一次的培训和练习。
每个志愿者上岗前至少要经历两次培训。2021级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本科志愿者董洁仪说:“实地培训给我们的设想赋予了真实感和落地感,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保证了导览质量。”
“迎来第一次大考验”
五一,亮相复旦
五一期间,如果从国顺路门进入复旦,就会看到一个小摊子和一群蓝马甲的志愿者在吆喝,神情中洋溢着热情与激动——那就是司南协会的同学们首次亮相。
结果是超乎寻常的顺利和热门。五分钟一班、每班30-40人次的频率已经很高,却几乎每一场次都能达到设定的最大规模。司南协会主要负责人之一2021级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施懿说:“我们不仅收到很多游客的反馈,也有很多志愿者因为在某次导览中收到了正向反馈,更加希望到参与到后面的活动,主动要求加班。”这五天校内游客络绎不绝,校园、社会和学生三者间,通过司南协会这一纽带渐趋形成条理化的和谐。
2021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志愿者邓璇回忆:“一开始大家都既期待又紧张,担忧活动的效果,也担忧自己能否很好承担这个重要的任务。”但是在好天气加持下,只要一吆喝,就有很多人跟着志愿者走。最让志愿者们有成就感的是,很多游客会和他们产生一些暖心的小互动,比如夸一下志愿者,或者问一下志愿者的一些情况,甚至会和他们的孩子说“来学习这位复旦的这位哥哥/姐姐”,令志愿者们颇有成就感。
很感动志愿者的一件事是:有一天,太阳特别晒,志愿者又必须穿着马甲一直走,很快就汗流浃背。此时,队伍里有个小朋友主动为志愿者打起遮阳伞,在整个过程中他都坚持举着。如此种种,无数微小细节展露出来的善意,最能帮助志愿者们直观体会到志愿活动中产生的价值感和内生动力。
每次导览结束后,随着志愿者的鞠躬,游客们总不吝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的喝彩,无疑是对志愿者们工作极大的肯定和激励。
志愿者们还意外地获得同学认可,即使是对同学们,导览依然能够带来更新、更全面的视角。
“运用好丰富的精神资源”
沪滨屹立东南冠
119岁的复旦有太多令人着迷的故事,如何运用好这丰富的精神资源?司南协会想要从这一代新复旦人自己的故事中,从地理校园的角度交出答案。
司南协会的核心目标是,以学生自主的方式进行游客管理,系统地讲述复旦的历史底蕴、学科建设、校园生活以及新时代的定位,实现学校、学生、社会三者融汇贯通。2022级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志愿者李由提到,导览词中有“1919年5月6日,当时的国文部主任邵力子在复旦敲响了上海的‘五四第一钟’。他于凌晨赶回复旦,敲钟集合同学,报告北京发生的事件,号召复旦同学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举动。……这场声势浩大的革命,正是从复旦走出的。”在五四那天的讲解中,李由有打破时间壁之感,直接领略到复旦先辈们的五四精神与家国情怀的传承。
整个导览过程实现了几代复旦人精神情感上的统一。志愿者们说,老校友会和队员们交流记忆中的复旦,虽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复旦人的认同没有变。而小朋友或中学生这些“准复旦人”们总是问:这个雕塑背后有什么含义?那条马路的命名又有什么样的缘由?……复旦精神就这样进行着传承。
司南协会致力于回溯历史,展示现在,展望未来。校史中丰富的精神文化涵养了一代代复旦人,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独特齐一的复旦气质:卓越、有趣与使命感。不过所司之南是过去,是现在,亦是未来。
对所有社会公众,司南协会展示了一种开放的新渠道。他们可以通过志愿者规范、生动的讲解,了解到复旦厚重的历史、鲜活的当下和无限的可能,在三者的交织间体会到代代相传的复旦精神:“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这,不仅是一个新复旦故事的开端,更代表着一代代复旦人将在司南协会,讲述独特亦源远流长的复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