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霸做朋友,欢迎了解复旦拔尖创新班

作者:赵天润摄影: 视频:戚心茹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4-06-08

  6月8日,是高考第二天。愿高考生们落笔生花,旗开得胜。

复旦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新设望道新闻卓越班(本研贯通)、涉外法治拔尖人才班,今年首次高考招生。工科试验班(光子计划院士班,本研贯通)、计算机科学拔尖人才试验班(本研贯通)也有亮点。

此外,学校今年在新工科、新文科上也推出一系列招生新政,欢迎高考生和家长们关注。

涉外法治拔尖人才班:精法律、通外语、强实务

复旦大学有丰富的涉外法治研究经验。今年,法学院推出涉外法治拔尖人才班,以少而精的培养目标,面向高考生和法学院已就读学生,从中遴选10-20名对涉外法治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项培养。

除了传统的法学基础理论课程,拔尖人才班在两个层面进行课程化体系设计。一是,约30门训练学生英语法律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全英文课程;二是,注重业务能力素质培养的实务课程。“法学院目前已有40余门实务课程,邀请上海市高院、上海市检察院、上海司法局以及各大红圈所和金圈所的律师团队,为学生们开设实操层面的课”,法学院副院长杜仪方说。

民商事审判方法是其中一门备受欢迎的课程。课程由上海市高院一线判案法官组成教学团队,通过大量现实案例、审判知识和理论,向学生讲授民法典中的法条在实务和法院审判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法律条文的现实演绎。

针对涉外法治的特性,拔尖人才班还依托校、院两级的国际交流项目助力学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备良好外语能力的学生;培养有深厚法学素养和国际法律实务能力的行业领袖;塑造能参与国际法治对话与合作的领军人才。

望道新闻卓越班体验“元宇宙”般人生

面对AI时代和国际传播大格局,培养国家需要的新闻传播复合型高端⼈才,望道新闻卓越班今年首次招收15名学生,进行本研贯通式培养。

以“数智化、国际化”理念构架全新课程体系,卓越班既有专业核心、进阶课程,也有与人工智能、心理学等多学科相关的跨学科课程。

《观察中国:热点新闻解析》就是一门为望道卓越班新开设的课程,由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原副社长、新闻学(望道新闻卓越班)项目主任李泓冰主讲。课程从时下的机构媒体、舆论场最热的公共突发事件出发,结合李泓冰数十年的新闻从业经验,带领学生分析当下新闻传播改革的方向,透过热点观察中国。

与主流媒体密切合作,卓越班采用全员导师制,遴选高水平专业和业界导师担任卓越班导师,对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进行全方位指导,日常安排各种全英文讲座和工作坊。“通过组织教学大实习及‘记录中国’暑期实践、人民日报大江东―复旦融媒体创新工作室等社会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工作机会,在业界磨炼专业技能”,新闻学院教授陶建杰介绍。

“前一天在黄河滩上采访移民迁建,与大家称姐道妹,第二天就在顶尖科学家论坛与诺奖得主对谈科研人生。这就是我的记者生活。如果说有一种职业,可以不用换穿戴任何AI设备,就可以体验这种‘元宇宙’般的人生,我想非新闻工作者莫属”,李泓冰说。

光子计划-院士班:院士团队指导培养信息科技领军人才

“我们已邀请9位院士、搭配多位青年领军人才组成院士指导团队,由院士亲自遴选、亲自选题、亲自指导、亲自规划,对学生从本科一年级开始进行本研贯通培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赵海滨说。

不久前学校“复旦信息星”发射。金亚秋院士团队在卫星载荷、平台研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也是“光子计划-院士班”导师之一。

为了确保院士能与每位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指导,每个指导团队每年招收3名以下学生,并在本科期间辅导学生做一个科创项目。“每学期学院还会邀请院士团队组织光子计划班级学生赴国家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研学实践活动”, 赵海斌说。

围绕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生物医学工程四大方向, “光子计划”设计光电交叉融合课程体系,融入研讨式教学,在打牢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光子计划”每期招收不超过20位学生,通过高考直招和校内遴选两种方式进行选拔。期待你有着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也需要你有明确的远大目标。我们将营造一个促进优秀学生更好成长成才的环境,为培养信息科技领域工科领军人才提供条件保障和环境建设。”

计算机科学拔尖人才试验班:培养未来的计算机科学家

依托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人才试验班应运而生。

本研贯通、配置专用学术资源。入学后,每位学生配置学业导师,全面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前两年实施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后两年实施专业教育,并在二年级起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学院精心挑选业务能力强、行业领军型人才作为导师,通过个性化培养,让学生尽早接触计算机科学前沿,帮助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吴杰说。

在拔尖人才试验班,每位学生必须修读荣誉课程体系,通过研讨式教学、高挑战性的课程,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变“评优”为“闯优”,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

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通过搭建“大师面对面”等学术交流平台,汇聚计算机学科国际顶尖学者,开展学术合作指导。学生可通过暑期科研训练、交换生项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前往世界高水平院校、研究机构和国际顶尖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合作。计算机科学拔尖人才试验班每班招生30人,实行动态进出制。

“我们青睐有扎实数理基础、对计算机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希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及持久的学术竞争力,立志成为杰出的计算机科学家”,吴杰说。

更欢迎有志于成为国家亟需拔尖创新人才的高三生们报考复旦大学!来这里,和学霸做朋友!

制图:实习编辑:章一诺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