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邱锂力一行来访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马笑萍摄影: 视频: 来源: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发布时间:2024-05-23

4月10日,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邱锂力、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东胜、资深学术合作经理孙丽君一行到访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学院党委书记王新、院长杨珉、副院长卢暾等参与接待并出席报告会和交流座谈会。

下午,“微软校园行”报告会在江湾校区交叉二号学科楼E1006报告厅举行。会议由卢暾主持,学院师生等近百人参加。会上,王新首先对微软亚洲研究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邱锂力介绍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情况,并作“创新智能环境:无线通讯和感知的新视角”的主题报告。在人工智能时代,无线通信和感知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报告中简要概述了无线通信和感知技术当前的发展现状,并展示了微软亚研院关于开发智能环境以支持无线通信和感测技术的愿景和探索。

在题为“当AI遇见大脑”的报告中,李东胜主要介绍了利用AI提升脑电信号分析的效果,微软亚研如何通过构建跨数据集的脑电预训练大模型,并解决了现实世界中脑电数据的异质问题以及显著提升了检测脑部疾病、解码大脑信号等任务的准确性。李东胜提出,理解大脑的工作方式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治疗脑部疾病,并启发大家实现更先进的人工智能。

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韩震华作题为“提高大型语言模型及其应用的效率–MSRA上海系统研究一览”的报告。在人工智能这一领域,大型语言模型(LLMs)已经成为核心组件,但大量的计算需求和资源消耗对它们在各种系统中的广泛部署构成了重大挑战。韩震华深入介绍了微软亚研在提升大型语言模型运行效率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何针对推理引擎和云服务两个层面进行全面系统的优化,提升大型模型的运行效率。

在职业发展论坛上,微软亚洲研究院康昱、韩震华、单才华、王子龙、韩东起等多位研究员分享了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成长之路,介绍了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初衷和经历,并且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大家关于技术趋势、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疑问。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为期半天的嘉宾分享和讨论,大家对微软亚洲研究院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对人工智能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未来职业规划也更清晰明了。论坛由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学生李世民主持,

报告结束后,双方在交叉二号学科楼A1010会议室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杨珉主持,学院傅晓明、熊贇、吕智慧、张鹏等多位老师参与交流。

座谈会上,杨珉向来访专家详细介绍了复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他提到,学院近年来在多个计算机科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和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表示期待与微软亚研有新的合作点和合作理念,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

邱锂力对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了感谢,她期望今后双方能够基于各自领域的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推动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孙丽君介绍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人才项目和科研交流项目。随后,双方就计算机领域的学术研究、优质人才培养与招聘等问题进行了自由交流。

双方均表示,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合作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探讨人才培养、课程共建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模式,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共同推动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制图:实习编辑:罗钰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